学校名称

擎着理想的火把点亮人生

发表时间:2011-09-22 阅读次数:285
擎着理想的火把点亮人生
--------读《走在行知路上》有感   
                                      宋立群
 暑假里,有幸拜读了“陶行知式”的乡村教育家杨瑞清的《走在行知路上》,这本书是教育部首批推出的“当代教育家丛书”之一。书中用朴实的语言记述了杨校长用二十余年坚持赏识教育的研究,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和人格风范发扬光大,形成了富有活力的“村级大教育”办学模式,以及赏识教育的育人模式,彰显出一位教育工作者热爱教育、从事教育、研究教育的那种矢志不移的精神,给教育决策者、教育管理者、教育工作者莫大的启迪。 
读完这本书,让我不由自主地被感动,被震撼!二十多年来他始终如一,坚持不懈。我想支撑杨校长从艰辛的道路上一路走来的是他对事业的那份热爱、那份执著!工作在优越条件下的我们与他相比,缺少什么?这正是需要我们反思的!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信念的力量,几十年如一日地实践着自己的教育理想。其实我们每个人初走上讲台,都曾怀抱着美好的教育理想,但可能随着时间推移、岁月流转,这份理想已是慢慢变淡,甚至不复存在,于是我们每天所从事的便成了工作,不再是一份事业,而以这样的心态去面对教育,只能出现职业的倦怠。所谓信念决定成功,态度决定高度,思路决定出路,实力决定魅力,杨瑞清的成功,离不开对行知思想的坚定信仰,离不开对行知思想的再发展。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坚持的力量。在行知小学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他承受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与磨难,但他始终坚持,不曾放弃,他也曾遇到行知小学办不下去的窘境,那时的他,充满了自卑,充满了失落,但他恁是坚持谋发展、求出路,在中国乡村教育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条康庄大道,扛起了乡村教育的大旗在猎猎飞奔。是啊,教育难免碰到这样那样的困惑和迷茫,在问题前面,是选择迎难而上,还是止步不前,需要的是一种勇气,一种对教育的坚持。这些正是我们应该向他学习的,也正是这样的精神决定了他最后的成功。
杨瑞清,一位行知路上的领路人,留给了我们太多的感动和敬佩,也留给了我们太多对教育对工作对自己的思考。体味之余,倍感之余,我想,光分享别人的成功还是不够的,做一名怎样的教师,他已经用自己的行动真实地告诉了我们。何不借他人之启迪,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呢?尽管我们也会在工作中面临许多的困难和挫折,但只要我们自信、自强、自律,相信信念的力量,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寻我们一定会收获理想的教育,办出人民满意的教育,让孩子们也能享受优质的教育。就用陶行知先生的话来勉励我们“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