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起点三年级
单元主题:交通
核心语句:
Lingling: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Amy?
Amy: I go to school by bus.
Lingling: How does Sam go to school?
Amy: He goes to school by bike.
Lingling: Thank you.
课文开篇可以提出一个任务,观看一个外国小朋友在国外上学的视频,其中有个小朋友Sara介绍 I go to school by school bus(外国学生上学一般乘坐校车) .This is my friend ,Bob .He goes to school by car.教师提出让同学们介绍自己和自己朋友上学方式的介绍。同时也了解中西方发展的异和同。
一、Free talk
用PPT出示自己乘坐巴士到校的图片,图片下面附上:I go to school by bus .(教师语调和红笔突出by bus)教授bus和by bus这个词组。教师提问What about you ?How do you go to school?(板书)通过图片教授how, 在PPT上出示乘坐巴士,汽车,骑自行车,走路等的图片,可以以chain drill 和pair work的形式呈现,由T to S,转为S to S。如果恰好图中by bike学生不会表述,则转为S to T,教师先找小老师教授,再让学生跟读模仿bike,然后再教授bike.这里开篇就做了by car ,on foot的扩展,但不重点教授,点到为止,突出重点。
二、Guessing game。
出示Amy 背书包去学校的图片,向学生提问How does she go to school ?PPT 呈现:She goes to school ﹏ ﹏。让学生积极猜测。然后观看video,学生会准确回答的。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问How does Sam go to school ?(板书)如果学生能力有限,则教师提问,学生们会积极动脑思考并再次猜测,因为第一次观看视频中没有提问此问题,观看第二遍视频找答案。这一环节里的板书一定要用红笔特别强调does goes,必要的话可以让学生看板书发现题,回答问题,加深印象!
三、Do a survey 。
源于徐老师课例的启发,可以设计让同学们用功能句How do you go to school?I go to school by bus.How does he\she go to school?He\She goes to school by bike. 通过group work的形式来进行class survey。调查完成后,由一组同学到前面,教师提问:Do you know how does S1 go to school ? 下面同学通过How does he\she go to school?询问,得知小组调查的情况。促进学生多维对话。通过调查后,同学们了解到自己的同伴是如何上学的,从而关注到同伴们家离学校的远近不同,上学方式的不同的。
四、根据调查结果,完成开篇任务,做到首尾呼应。
给学生一个email的支架,三年级学生填单词比较合理。徐老师呈现高年级的课例中,雷教授提到最好给语句结构。
本来我还想设计给同伴上学方式提建议的活动,但考虑到这个句型He goes to school by bike.而不是He should ……所以觉得不符合情境创设的真实性,就没有将其设计其中。还有一个问题Amy和Sam是一家人,为什么上学方式不同呢,所以这也跟个人喜好有关,不完全基于远近的原因。那么对话课的语用功能该如何把握呢?以上是我对设计生活化情景的语法练习浅显的粗实,欢迎各位专家老师批评指正,向我提出宝贵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