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成果
《塑料瓶探秘之塑料瓶数字标识研究》
青岛市市南区贵州路小学 五年级三班
研究组组长:李昊堃
研究组组员:王琛 宋佳慧 丁昱竹 张奕 田一然
指导教师: 青岛市市南区贵州路小学 徐燕妮
【研究背景】
“塑化剂”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大家在感叹之余不禁也开始质疑日常生活中所用的塑料制品,平日所用的塑料容器中,多多少少都含有增塑剂,它会不会析出,对人体造成危害?塑料容器底部的数字又代表什么?应该怎样挑选塑料制品?心中不禁画出一个个问号。对于我们儿童来说,怎样挑选塑料制品的容器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我们的安全,于是我们对塑料瓶瓶底的标识展开了研究。希望通过我们的调查,让更多人了解塑料制品。
【研究目的】
1、 通过研究矿泉水瓶的组成材料,让我们对矿泉水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知道塑料瓶瓶底的各种数字标识以及它们的含义。
2、 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运用我们了解的有关知识,正确选择塑料制品,远离有害的塑料制品。
3、 树立对塑料瓶利弊的正确认识,在小组研究中培养合作意识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研究步骤及方法】
第一阶段:2011年6月6日—2011年6月11日
查找资料,了解相关知识。确定研究重点,访问有关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第二阶段: 2011年6月13日—2011年6月18日
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进行阶段性汇报展示。
第三阶段:2011年6月20日—2011年6月24日
对研究成果进行修改,制作宣传小卡片,手抄报,进行成果展示。
第四阶段:2011年6月27日—2011年6月30日
撰写研究性学习报告,对本次活动进行反思,交流感悟。
【研究过程及成果】
① 通过上网搜索,获得了一些塑料瓶瓶底数字的有关知识。(宋佳慧 丁昱竹)
“1号”PET:矿泉水瓶、碳酸饮料瓶等
★ 饮料瓶别循环使用装热水
使用:耐热至70℃,只适合装暖饮或冻饮,装高温液体、或加热则易变形,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融出。并且,科学家发现,1号塑料品用了10个月后,可能释放出致癌物DEHP,对睾丸具有毒性。
因此,饮料瓶等用完了就丢掉,不要再用来做为水杯,或者用来做储物容器乘装其他物品,以免引发健康问题得不偿失。
“2号”HDPE:清洁用品、沐浴产品
★ 清洁不彻底建议不要循环使用
使用:可在小心清洁后重复使用,但这些容器通常不好清洗,残留原有的清洁用品,变成细菌的温床,你最好不要循环使用。
“3号”PVC:目前很少用于食品包装
★ 最好不要购买
使用:这种材质高温时容易有害物质产生,甚至连制造的过程中它都会释放,有毒物随食物进入人体后,可能引起乳癌、新生儿先天缺陷等疾病。目前,这种材料的容器已经比较少用于包装食品。如果在使用,千万不要让它受热。
“4号”LDPE:保鲜膜、塑料膜等
★ 保鲜膜别包着在食物表面进微波炉
使用:耐热性不强,通常,合格的PE保鲜膜在遇温度超过110℃时会出现热熔现象,会留下一些人体无法分解的塑料制剂。并且,用保鲜膜包裹食物加热,食物中的油脂很容易将保鲜膜中的有害物质溶解出来。因此,食物入微波炉,先要取下包裹着的保鲜膜。
“5号”PP:微波炉餐盒
★ 放入微波炉时,把盖子取下
使用:唯一可以放进微波炉的塑料盒,可在小心清洁后重复使用。需要特别注意,一些微波炉餐盒,盒体的确以5号PP制造,但盒盖却以1号PE制造,由于PE不能抵受高温,故不能与盒体一并放进微波炉。为保险起见,容器放入微波炉前,先把盖子取下。
“6号”PS:碗装泡面盒、快餐盒
★ 别用微波炉煮碗装方便面
使用:又耐热又抗寒,但不能放进微波炉中,以免因温度过高而释出化学物。并且不能用于乘装强酸(如柳橙汁)、强碱性物质,因为会分解出对人体不好的聚苯乙烯,容易致癌。因此,您要尽量避免用快餐盒打包滚烫的食物。
“7号”PC其它类:水壶、水杯、奶瓶。
这些数字告诉我们制成饮料瓶的化学物品。
备注:
1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
2 高密度聚乙烯
3 聚氯乙烯
4 低密度聚乙烯
5 聚丙烯
6 聚苯乙烯
7 其它所有未列出的树脂和混合料
我们知道,有些被使用的化学品是有毒的,有些被使用的化学品会过滤塑料或者是把塑料带进饮料。在很多场合中,你或者是你的朋友会说:“我不喜欢喝这种饮料,它的味道像塑料。”这就是说明:你或者你的朋友正在喝着塑料了。
以上最有毒的是3、6和7号。如果在瓶底上出现这三个数字,千万不要喝这些饮料。
② 设计调查问卷,掌握同学们对塑料瓶知识的了解情况。对周边的20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张奕、王琛、田一然)
③ 整理、汇总调查问卷的结果。(李昊堃、宋佳慧)
(1)1.你注意过塑料瓶瓶底的三角标志吗?
A.是(22%) B.否(78%)
(2)2.你经常买用塑料瓶装的饮料吗?
A.总是(55%) B.经常(35%) C. 偶尔(8%) D. 从不(2%)
(3)请问您有没有反复使用塑料瓶的习惯?
A.有(62%) B.没有(38%)
(4)你知道你有时使用的塑料瓶中有有害物质吗?
A.知道(72%) B.不清楚(28%)
(5)你知不知道普通塑料瓶长期使用有可能会致癌?
A.知道(70%) B.不知道(30%)
(6)塑料瓶瓶底的三角标志有7种,你知道几种呢?
A.0种(40%) B.1种(20%) C.2种(10%) D.3种以上 (30%)
④ 将搜集到的信息制作成课件,进行阶段性成果展示。(全组成员)
⑤ 制作手抄报、小小宣传卡,把研究成果进行推广,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塑料瓶瓶底数字的含义。(全组成员)
⑥ 活动延伸:不能否认,塑料制品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便利。我们用完的塑料制品除了当成废品卖掉,还能有哪些用途呢?我们在班级里进行了塑料制品的手工艺制作的活动。
⑦ 活动总结:
在本次活动中,我们深刻的认识到了矿泉水瓶重复使用的危害性,它的危害性使我们很震惊.以前一直都不知道矿泉水瓶重复使用危害会这么大.在确立主题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共同讨论、分析问题,使我们的思维活跃,促进了我们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在查阅记录资料过程中,我们知道了实践是很重要的一步,在实践的过程我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调查活动是实践能力的进一步加强。在这一过程中,同学们分工合作,相互帮助解决一系列问题,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并积累以验;在分析总结材料过程中,同学们各抒已见,并对材料结果进一步完善,总结。在整个过程中,同学们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口语际,书面表达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高,我们都体会到了团结合作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