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心理学堂:孤独

发表时间:2011-09-27 阅读次数:238
症状与表现
感到自己没有亲密的朋友可以与之交谈,没有可以使自己感到高兴的事,感到与世隔绝,内心充满孤单寂寞。由孤独感还可以引发挫折感、寂寞感和狂躁感等,有的甚至悲观厌世而走上轻生的道路。性格敏感,多疑,羞涩,易怒,行为上则表现为试图引起别人注意的抗拒行为。
咨询要点
(1)孤独与外界因素有关。比如更换住址、更换生活环境,一切都不熟悉,容易使人感到孤独。但更主要的是人的个性所致。性格外向的人把个人的兴趣主要转向自我以外的外界事物、人和周围环境,这种人就不易感到孤独。性格内向的人把个人的兴趣转向深邃的内心世界,易感到孤独。
(2)应尽量多和别人交往,密切入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不要使人际关系冷淡化和疏远化,交友要发自内心,没有从心灵上动员起来,勉勉强强地去交际,那只是一忡多余的形式,是一种掩饰内心孤独的幌子,不会有真正的心灵沟通。展现自己是克服孤独的最佳药方,总是设法隐藏自己的内心世界,则会在孤独的路上越走越远。
(3)应尽量缩小和同代伙伴之间的差异。既不要做脱离群体、高高在上的“超人”,也不要做脱离群体、索然独居的“怪人”,从文化修养到兴趣爱好各个方面,应该相互沟通、相互学习。因此,对人做到坦诚相见,就容易得到相同的待遇。只有对人信任才能取悦于人,才能获得对方对自己的信任和同情。人们常说的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就是这个道理。
(4)应尽量增进两代人之间的相互了解。成年人应对青年一代多加体贴和帮助,年轻人则应多了解、多学习成年人的优点和长处,填平两代人之间在思想感情上的“代沟”。
(5)应该不要害怕孤独。诗人布洛克说得好:“一个懂得孤独或至少在孤独中思考过自己的人,才会更加心胸坦荡,也更能理解别人不能理解的事情。”这说明人们理解孤独的人,信任孤独的人,相信他们一定能在孤独中不断探索,不断追求,而最终沿着坦诚的路走出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