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寻找课堂的灵魂

发表时间:2011-10-10 阅读次数:208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这是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理论指导下的有效教学所呈现的一个立体的生命图景,无论从时代精神的把握、文化使命的论述,到学校教育整体转型的确立,到微观的班级建设与课堂教学改革,到新课堂教学形态的建构,还是从课堂教学价值观、过程观、评价观的深入探讨,到正在进行的学生生存状态的研究、生命成长教育的全过程研究等,都贯穿一个核心理念:关怀人的生命,追求真实的生命成长。这种理念关注的是人的生命,通过教育唤醒人的生命意识、更新着人的生存方式,它追求一种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生命态度与精神状态,追求一种坚实的探究性的生命成长过程,追求一种自我寻求发展资源、积极实践、综合互动的思维方式。

大家可能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中国教师在英国学习,听了这样一堂体育课,一位女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英国乡间婚礼上的集体舞蹈。这位老师大胆极了,穿着华丽,曲线毕露,非常漂亮。整节课,学生一会儿扔帽子,一会儿嘻嘻哈哈,最后满头大汗,但标准的舞蹈动作似乎谁也没全部掌握。课后,中国教师委婉地提出疑义:体育课怎么可以这样上?你怎么可以这么穿?英国教师在表示感谢后,说:“请允许我解释一下,体育课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孩子健康,因此一堂好的体育课,在我看来就是学生人人要有足够的运动量。今天这堂课,如果每个学生都大汗淋漓了,就是好的课。至于第二个问题,我已有两个孩子了,为什么还要穿成这样呢?那是因为以前有一次我参加了一个宴会,时间紧张来不及换衣服就来上课了,结果学生都‘哇’地叫起来,眼睛瞪得老大,说:‘老师,你太美了!’我高兴极了,就问:‘你们也想这么美吗?’学生异口同声:‘想!’我说:‘那就像我一样勤于锻炼身体,你们就一定会跟我一样美。’”

这个例子,是否可以启发我们反思一下自己的课堂?

素质教育的今天,尽管我们的理念和课堂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现在的一堂公开课,满意者称之为“学生配合得好”,不满意者称之为“学生没配合好”。所谓配合得好,是指学生跟着教师事先的设想走;没配合好,是指学生的思路离开了教师事先预设的轨道,既浪费了时间,又没有完成教学任务。于是为了要上一节完美的公开课,教师常常要事先排练一番,告诉学生什么问题要怎么回答云云。上课时,教师一提问,学生便举起“手臂的森林”,教师如鱼得水,驾轻就熟,一环紧扣一环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样的教学缺乏的是教师、学生的声音、思考和灵魂。听了英国的那位教师的课后,我们还能简单地把“明确的预定目标以及对预定目标的达成”作为一堂“好课”的唯一标准吗?教学是应该有灵魂的。还教学以灵魂,是我们每位教师都应该为之努力的。

教学本质上是催生新观念的过程,而不是传递现成知识技能的过程,学生不是装知识技能的“口袋”,教师也不是“装袋人”。 教学的本质意义是倾听学生、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发展需求,并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诞生更精彩的观念。教师的教学应该是充满创造性、艺术性,并追求情景化意义的行为,那种把分门别类的教科书知识灌进学生头脑的教学行为,是有悖于教学的本质意义的。

课堂是学生们享受生命、体验成长的地方,我们这些为师者,就要努力给学生创造“有灵魂”的课堂——

l         “有灵魂”的课堂应该是促进学生意义学习的课堂

当代的教育是知识与智慧传递并重的教育,智慧表现为对问题的处理、危难的应付、实质的思考以及试验的技巧等,因此有意义的学习首先应该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要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为他们终生发展奠定基础,我们的教学就必须走出小课堂,走进社会生活这个大课堂,妥善处理教材,把教材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学有所用,在学习中获得快乐的体验,从而热爱学习。其次,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是学生学习、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有意义的学习还应该尊重学生个性,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教育的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的个性、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尊重学生个性,就是要以学生主动发展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充分认识个体价值,树立自信心。

l        “有灵魂”的课堂应该是促进学生思想成长的生态课堂

在信息的总体构成上,长期稳态的“双基”已发展为“四基”,即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再加上“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因此,有思想的课堂就是一种精彩的课堂,教师要用自己敏锐的观察、巧妙的引领、智慧的点拨,使课堂变得有吸引力,成为孩子舒展心灵、放飞想象的场所。生态课堂就是这样一种唤醒,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唤醒学生思维的灵魂,唤醒学生独有的灵性。 如果我们每位教师的每一节课,师生的思维流和情感流,都能像一条充满浪花的溪流那样,和谐顺畅地一路欢歌笑语,那么课堂就会真正成为传播人类文明和科学知识的乐园!

l       “有灵魂”的课堂应该是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它的成功之道在于:尊重、善待、关注、成全……蕴含着生命力的课堂不仅是温馨的,还是充满灵性的。在课堂上,我们和学生为伴,成为共同的探索者,成就他们自己的“生长路线图”,我们要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去施教,去引领,去互动。学生是独立的生命个体,这些个体拥有无限的生命力和发掘不尽的潜能。当我们尊重他们,相信他们时,就会有很多惊奇的发现,就会有很多欣赏的快乐,无数的教育机智犹如一颗颗珍珠在课堂上熠熠生辉,那时,需要的就不仅仅是我们为师者园丁般的呵护、工程师般的雕凿了,更需要的是人师的素质,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唤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向上的精神,激发创造激情,可以断言,一种能够教人以道义、教人以知识、教人以智慧、教人以发展的教学,就一定是孕育创新人才的肥沃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