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课是一门智慧碰撞的艺术
近一个月的远程研修,从制定研修计划到观看专家讲座,到聆听名师磨课观课,撰写作业、随笔感言,到后来的参与本组的磨课反思,研修着、努力着、学习着、反思着、碰撞着、进步着、成长着……
我参与的磨课是青岛贵州路小学综合组NSEBook7M4U1 -外研版第一课时的教学,通过参与磨课,与本组老师们的不断研讨、交流、碰撞、反思,我对于中高年级课文第一课时教学的定位有以下感触,
要想正确的把握高年级课文教学的目标,首先就要从课程标准的要求出发,小学高年级学生要达到课程标准二级的要求,如能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小对话或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理解并讲述简单的故事,能根据图片或提示写简单的句子等。因此我们高年级的对话课文教学要达到的目标就应该是:
一、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
二、 培养学生的口头对话能力。
三、 培养学生写语句的能力。
总之,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高年级的课文教学必须是综合的,这样才能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通过研读培训的资料和观看专家的视频讲座,我认为高年级第一课时的对话课文教学重点就应该是培养学生运用语境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文语境或创设生活化的语境,在语境中教学新知,理解新语言材料。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一定要避免脱离语境孤立地学习新单词或句子。
二、要尽快导入课文,让学生带着更多的疑问和信息差进入课文,带着问题进入课文然后解决问题。因为课文就是最好的语境,整体呈现之后,再解决重点难点。
三、在设计活动的时候,不要只为了活动的趣味性而活动,活动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目的性才是第一位的。
四、要把握课程资源,深入挖掘教材,即便是对于我们非常熟悉的教材也一定要静下心来仔细分析研究,以课本为载体,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在参与磨课的过程中,我从教学目标达成情况进行了观察,对热身导入环节、课文讲授环节、机械操练环节、拓展运用环节、和小结作业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宋老师这节课课堂中任务目标与教学目标相匹配。选择的任务--请同学们给外教介绍中国的古代发明,任务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贴近程度较好,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学生身边实实在在的任务去完成,以提高学生对于语言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从这一点来说,宋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于任务目标的达成度也是比较高的。在拓展运用环节,宋老师利用视频拓展学习了compass 和 gunpowder,区别了printing 和painting 的含义,并且通过观看视频,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然后拓展到让学生介绍中国的其他发明,学生不仅巩固了重点句型,而且越来越真切的感受到Chinese people are very clever. 使学生强烈的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的参与面比较广,积极开展小组活动,使小组展示与个人展示相结合。小结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自己总结提炼所学知识,锻炼了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作业Make a survey about what other countries invented .Discuss with your partner with “…invented…”紧扣了教学目标,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相结合,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是一节比较成功的任务型教学为主线的研讨课。
以上是我在近段时间的研修中对于高年级第一课时课文教学的一点感悟,不当之处还请各位专家、老师们指导。研修以来,从各位专家名师们身上学到的不仅是理论上的知识,更多的是各位专家、名师们那种对于教育教学的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敬业精神,让我不得不很受感染!
最后想说,参与本次研修的专家、教授、名师们、以及我们市区的指导老师研修组长、工作在一线的同行们,你们辛苦了!非常感谢你们的无私付出,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都会大有收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