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在磨课中反思、成长

发表时间:2011-10-10 阅读次数:269
    历时一个多月的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活动终于走到了最后一站——磨课。在学习、交流、碰撞、反思之后我们把所学落实到了自己的教学中。
   有人说磨课更是磨人。是的,磨课是一个艰辛磨人的过程,但更是一个充实收获的过程。
一、立足实际,制定计划。
我们在制定磨课计划时从磨课目标、磨课重点、磨课内容、磨课时间、磨课成员分工、观课角度以及观看报告的模板等方面都做了细致的考虑。大家积极参与,中肯的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为磨课开了个好头。
二、磨课的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备课        
要磨出精品课,就必须钻研教材,了解编者的意图,才能设计出最佳的教学方案,备课不是一人的行为,而是全组的齐心行动,共同备课。我们每位教师挖掘自己的潜力,独立构思教案:上网查找资料,针对教案反复推敲,几经斟酌,深入到每一个细节。同时充分利用集体备课时间集体研讨,精益求精。从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重点的体现、教学过程的设想方方面面都兼顾到,力求做到既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又要切实为教学内容服务。
第二阶段:教学设计的交流完善。
交流完善教学设计同样是为上课做准备,目的是集大家的智慧共同感受整个教学流程,教学目标的设置,重点的理解,难点的突破,教学环节的衔接,教学策略的实施,教学问题的预设等,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帮助执教教师修改教案。执教老师按照老师们帮助修改的教案和自己的再认识,再理解,进行整理、修改、完善自己的教案,形成磨课第一稿。
第三阶段:上课、听课、评课。
以往我们听课,我们都是听整堂课的方方面面,虽全面,但观察点分散。这次听课,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分工,有自己的重点观察点,这样进行听课时更有目的性。我们从教学目标的落实,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到学生的参与,不同角度来听这堂课,大家会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这一堂课。从中,教师自然会深切地感悟到要上出一堂好课应该考虑到的各种因素。正是有了这样的对比,不仅让执教的老师看到了自己教法、学法、课堂生成方面的不足之处,也让听课的教师感触颇多,更加注意自己上课时的这些方面,对大家的课堂实践都有很大的帮助。
第四阶段:教学反思。
光是单纯的上研讨课或单纯的与教学同伴进行分析,没有每位教师发自内心的体会和感想,再多的“磨课”也是达不到提高教学素养和教学能力的!听课后每个小组的成员凑在一起,拿出自己的听课记录,一起根据同一个观察点进行分析、评价,撰写观课报告。大家共同来反思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同时鞭策自己在教学时要注意的各个方面,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磨课收获
   1、 营造了浓郁的教研氛围
教师们在一起磨课,集体的智慧是巨大的,不同年级的老师一起参与,能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来分析一节课,教师之间看得也就更准,理解也就更为深刻。每位教师都得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观点。
2、 促进了教师成长
  磨课有个人思考的结果也有教师群体的智慧,如何更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教材要求,教师们在备课时拼命查找各种资料,对课堂教学过程重新整理并渗入自己的创新因素。因此每堂课总能让人眼前一亮。议课时,教师的点评,是从自己的角度提出的,更是自己的,新颖、独特的。思想的碰撞更能闪出创新的火花,合理的借鉴又是创新的开始。在教师的课堂展示和磨课材料当中处处彰显教师的创新元素。
   3、 能说会写
教师经过磨课、整理和反思,语言的运用变得更为精辟、简练、生动。议课时教师发表各自的独特见解,理论性更强,更为客观实际和具有诊断性、穿透力。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我们知道,磨课只是上好课的一种手段,关键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勤学、多思、善于创新。一句话,好课是磨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