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在科技发展飞快的今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应努力学习现代科学技术,为新式教学做准备,最重要的是学好计算机这门课,这对于我们以后的教学工作是尤为重要的。
21世纪是以知识和能力为主要资源的时代,教育面临着艰巨而复杂的任务,教师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才能肩负起这个伟大的历史使命。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些优秀教师教育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补充他们知识的大海。”“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在我们的身边教师们经常埋怨没有空闲的时间,每天都被备课和批改作业弄得晕头转向,更别说是读学术著作了,我便是其中的一个。书架上的那些书充当了一些摆设,总是到需要的时候才去找一些资料。俗话说得不错:“书到用时方知少,”经常会感到自己知识含量少,文化底蕴差,现在我明白了,教师只有不断读书,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用科学的教育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有一位教育名言说:“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我想这桶水还是很有限的,我们每一位教师心中要有一条奔涌的知识的河流,才能适应时代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才能掌握更多的教育技巧,如果教师的自身文化不高,对学生的问题就有可能无法解答,无法给学生正确的指导,这样的教师如何让学生信服,又怎能担负起教育这个神圣的使命呢?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这是秦代李斯的名言,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看来古今中外的大家们都有着相似的态度,这也许就是他们成功的人生观、学习观。我相信,只要是有终身学习理念的教师,他一定会有学习的主动性、持续性,学习力的提升无疑会帮助他干得出色、活得精彩。
“做一辈子教师”必须“一辈子学做教师”,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我想,我们应当把它当作教育路上的座右铭,时刻提醒自己,要永不满足于现状,边学边干,做一名终身学习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