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优质团队 构建生命课堂 彰显阳光文化
——青岛贵州路小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2011年,是全面实施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二五规划的的开局之年,是我区教师素养提升展示年,也是我校三年发展规划实施的关键一年。为此,我校各项工作将紧紧围绕“打造优质团队 构建生命课堂 彰显阳光文化”这一核心目标,向教师专业化、课堂生态化、管理精细化迈进,促进师生生命和谐发展。
一、 深化党建品牌,争创首善先锋
1.建设学习型党支部,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修养。
深化党员干部学习制度,党员干部每学期读书不少于3本。完善每周一的党员干部学习日,确定学习主题和发言人,加强干部读书学习的交流。每月组织一次党员学习日活动,采取理论学习、考察学习、实践思考等多种形式,提高党员队伍的政治觉悟和组织观念。
2.深化党建品牌创建,发挥每位党员的辐射作用。
深入开展“播撒阳光,爱满校园”的党员帮扶、“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的党员承诺、优秀党员示范岗三个方面工作,真正发挥党员辐射带动作用。
二、坚持德育为先,培育四好少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坚持德育为先。为此,我校本学期的工作将着力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做实“两惯”教育,提高公民素养
(1) 强化文明礼仪教育
开学初,各班组织学生学习《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在日常工作中贯穿“两个文明”教育(行为文明和课堂学习习惯文明),鼓励学生争做“文明礼仪小标兵”。
(2) 深化“静悄悄达标”
在上学期“静悄悄达标班”评选基础上,开展“星级静悄悄达标班”评选活动,增强学生“静悄悄”的规范意识,养成“静悄悄”的行为习惯。坚持每日检查、不定期抽查、每月通报,期末,组织展示交流活动,促进班队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
(3) 培养自主管理能力
建立学生“自主管理团队”专项档案,加强少先队小干部队伍、,护导生队伍、值周生队伍、小辅导员队伍建设,完善国旗班建设,建立学生推普员团队,培养学生自主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
2.贯穿“主题”教育,体验成长快乐
(1)喜迎建党90周年,“红领巾心向党”
为喜迎建党90周年,学校将组织开展“红领巾心向党”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做到每月一个主题:二月“爱与文明同行”,三月“爱与奉献同行”,四月“爱与经典同行”,五月“爱与实践同行”,六月“爱与自信同行”,七月“爱与阳光同行”,通过喜闻乐见的活动向党的生日献礼。
(2)营造书香校园,读书行动伴成长
本学期,学校着力营造书香校园氛围,在教师、学生、家长中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由学校大队部牵头,班主任全程组织,图书管理员全力支持。4月份,组织开展“读书节”活动,分享阅读的快乐,拓宽阅读的视野,激发读书的热情。
(3)塑阳光心态,做阳光少年
通过少先队活动、班队会、学科教学等多种渠道,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积极阳光的心态。 以5月25日“心理健康教育日”为契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周”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3.完善“两支”队伍,凝聚家校合力
(1)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以“相伴成长,做智慧班主任”为主题,组织参加区级班主任心理学培训,学校每月组织一次班主任培训活动,促进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发展。
(2)强化家长队伍建设。
本学期,学校将秉承“开放办学”的宗旨, 5月份,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6月份,拟邀家长参与学校艺术节。学校还将以“亲子阅读”活动、“阳光家长指导团”恳谈会、组织观摩“公民教育特色家校课”、编发《父母课堂导读》以及家长来访接待日“相约星期二”等契机,提高家长的育子本领,促进家校教育的和谐统一。
三、聚焦生命课堂,夯实提质减负
1.“五环节”管理体现精细化、人文化
重视和加强五环节管理,明确新要求,改革评价方式,力求体现精细化和人文化。五环节细化要求:备课体现“三个一致”(与学科研究新精神一致,要与课堂教学思路一致,要与学生作业设置一致)。上课要体现“三个关注”(关注学习习惯的培养和训练,关注不同层面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关注学习目标的达成与检测)。作业要体现“三个符合”(符合法规要求,符合教学规律,符合分层要求。质量监控要体现“三个注重”(注重随堂检测,注重数据分析,注重反思改进)。学生辅导要体现“三个跟进”(科学分析跟进,过程辅导跟进,档案管理跟进)。
开学初制定《教学五环节评估表》,细化评价标准,改革评价方式,体现“自下而上”和“三元结合”(教师个体、教研组长、分管干部),以评价促交流,以评价促发展。
2.“两项研究”着力促进高质量、高效率
(1)教学研究:聚焦“目标教学激活生命课堂”
深化“目标教学激活生命课堂”研究。结合区“专业素养展示年”活动,开展“三个一活动”,即骨干教师上一节风采展示课,胜任型教师上一节研究课,新教师上一节学徒课。
名师牵头,组织“优秀教研组展示活动”。同时组织开展“骨干教师风采展”“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等活动。
探索外教进校园工作的有效途径。通过聘请外教走进课堂、与外教开展“同课异构”、“外教评中教课”等研讨活动,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促进教师自主改进课堂教学的意识。
探索体育教师课堂合作教学模式。尝试进行“走班制”教学,优化体育教师专业资源配置,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提高“两操”质量,保障快乐课间、阳光体育等活动的深入开展,切实提高学生健康。4月份,拟联合西片中小学组织召开“春季田径对抗赛”,进一步增强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提高幼小初衔接专项研究的实效。学校将围绕毕业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习习惯培养与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等重点内容,通过听课、专项调研、质量分析会、师生家长座谈会等方式深入研究与探讨,满足师生与家长的要求,提高育人质量。加强幼小衔接,根据学区内适龄入学摸底情况,组织教师走进社区做好特色宣传,提升学校影响力。
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特色活动。 学校将以“海报”的形式,倡导学生积极参与学科特色活动,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题研究:找准学校发展的“生长点”
本学期,学校全面开展“十二五”课题的前期调研,通过教师、家长、专家等多种渠道征求意见,摸清、摸准课题研究的意向,做好课题的申报工作,让新一轮的课题研究引领促进学校工作深入开展。
另外,继续开展“高效阅读”课题实验工作,重点做好课题的过程组织、管理和落实,提高实验的有效性。
四、打造优质团队,促进内涵发展
1.深度学习,积蓄发展的力量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把握教育发展的脉搏。
利用每周四下午的校本培训时间,通过“专家解读+自学交流”等形式组织教师学习各级规划纲要内容,了解国家、省、市、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体目标,准确理解和把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脉搏,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奠定思想和理论基础。
(2)加强教育法规学习,提高依法执教的意识。
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山东省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标准》《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山东省中小学考试管理规定》等重要文件,在深入讨论中明确要求,深化认识,不断提高全体教师依法执教的意识,在规范中提升教育的品质。
(3)加强专业书籍学习,积淀教育素养的内涵
本学期,学校组织开展“三个一”读书活动,即全体教师共同阅读《教师观察力的培养:通向高效率教学之路》,各教研组教师同读一本专业杂志,教师每月自主阅读一本书。通过集中学习、网上论坛、读书征文等活动引领教师深度思考,积蓄发展的力量。
同时,在上学期同读《给教师的建议》的基础上,组织教师结合重点话题进行“深度汇谈”,分享学习体会,并引导教师追寻大师的足迹,践行大师的教育思想,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4)加强外出培训学习,拓宽教师教育的视野。
本学期,学校拟组织部分名师、骨干教师考察学习杜郎口中学的先进教育经验、观摩“亲近母语”第七节中国儿童阅读论坛。为推动学校教学改革、读书工程培养一批“种子教师”。学校还将选派部分青年教师跨校“留学”,深入名师课堂,感受名师常态工作的点点滴滴,汲取教育教学的智慧和力量。
2.分层培训,加快发展的脚步
(1)干部团队:完善“四个一”
全体干部继续施行“四个一”,在规范中提升“一日巡视、一周反馈、一月调研、学期质量报告”的质量,不断提高执行力、领导力与指导力。组织开展业务干部论坛活动,带动教师团队的学习。
(2)教师团队:实施“四个三”
结合“专业素养展示年”,组织名师、骨干教师、胜任教师、新教师分层开展“三个一”系列活动。名师主持一个课题,组织一次讲座,引领一个学科组。骨干教师引领一个教研组,带好一个徒弟,上一节示范课。胜任教师参与一个课题,上一节研究课,写一篇成功案例。新教师上一节学徒课,写一篇论文或案例,帮扶一个学生。通过上述活动,促进教师的分层、异步发展和共同提升。
3.专题培训,提升研究的品质
(1)深入开展师生关系的研究,引领教师“走进学生心里”,赢得学生的喜爱和尊重。
(2)依托“一米阳光”心理工作室建立“有效情感沟通桥”,交流身边同事工作中的点滴好事,倡导大家关注身边教师的闪光点,感恩学校的关心和同伴的帮助,互相欣赏,融洽相处。
(3)开展温暖心灵系列活动。如一次小型的趣味竞赛,观摩一次高品位的电影戏剧,进行一次健康讲座,推广一套办公室健身操等,丰富教师职业生活,培养教师的情趣,提升教师生命质量。加强阳光教师团队文化建设,争创“温馨办公室”。校长与教师“相约星期五”,帮助教师答疑解困,温暖心灵。
4.机制保障,促进和谐的发展
(1)落实《校本培训制度》、《读书制度》、《外出学习制度》,规范执行和管理,完善管理职能。
(2)成立“项目研修团队”,健全组织,加强管理与培训。
(3)评选“阳光教师”“优秀教研组”“读书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