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发表时间:2011-10-12 阅读次数:567
在文化建构中提升内涵发展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青岛贵州路小学
    本学期,学校工作将以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围绕局工作精神,立足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在文化建构中落实“打造优质团队  构建生命课堂  彰显阳光文化”核心目标,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一、让每一个管理细节扎实有效的落地——我们追求的管理文化
1.明确岗位职责,以落实目标完善管理机制
明确制定各个部门、各个岗位职责,围绕学校工作重点将岗位职责细化落实到工作每个环节中,每月针对自己的岗位职责进行目标工作梳理,自查目标的落实情况,进行月工作的量化。全体干部继续施行"四个一",在规范中提升"一日巡视、一周反馈、一月调研、学期质量报告"的质量,不断提高执行力、领导力与指导力。
2.立足党团建设,以中坚团队提升管理力量
党团员教师作为教师群体中的中坚力量,发挥党团员教师示范引领作用,是提升学校管理领导力的有效途径。本学期将通过“学习交流,丰厚修养——品牌建设,帮扶奉献——岗位示范,践行承诺”三个方面进行团队建设打造。坚持干部周学习、党员月学习交流制度,不仅开展理论研讨的学习,还要注重参观实践、走访学校老党员、老教师,传承贵州路小学良好的精神;延续“播撒阳光,爱满校园”的党团员帮扶工作,建立结对学生帮扶档案;开展岗位承诺,积极向群众教师征集意见,在岗位中接受群众监督,开展自我反思。
3.“感动贵小”人物评选,传承学校文化精髓
在教师、学生、家长三个不同层面,开展“感动贵小”人物评选活动,在活动评选中征集感动贵小的故事,挖掘文化精神,树立学校的标杆教师、标杆精神。
二、夯实基础,提质减负,让每一堂课变得精彩——我们追求的教学文化
1.管理跟进,加强常态教学过程的监控
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及存在的问题,开展“一日调研”活动,实施走动管理。学校干部联合年级组、教研组长走进班级,走进课堂,关注教师常态教学中的点睛之处、存在的问题,学生的习惯养成、班级管理等全方位情况,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督导,以常规促发展。
2.课题研究,推进教学研究的实效性
本学期,学校将教学研究重点植根于小课题的研究,学校教研组围绕自己选择的小课题开展教学研究,有针对性、及时解决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学校层面主要开展:
(1)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的研究:在对学生学习、行为习惯进行摸底的情况下,依据校情、学情制定各年级的学习和行为习惯目标细则,以活动为载体进行目标落实,及时总结,调整策略,评比展示,经验汇总。
(2)开展作业设计研究:为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减轻学生的过重课业负担,学校根据学生差异继续进行作业设计的探索。依据“数量、科学、分层、探究”四原则展开课堂练习、当天作业设计的研究。
3.学科活动,搭建学生展示的舞台
本学期将继续开展各种学科活动,如语文学科围绕“我积累,我快乐”开展“百字无差错”写字、美文诵读、趣味作文比赛;数学学科“头脑风暴”的口算百分百、计算闯关、解决问题等;英语学科“我爱说英语”的“单词闯关”、“交际对话”等;科学学科“我探究,我快乐”的实验操作、试验田考察报告;艺术学科发挥社团优势,规范社团建设,艺术作品出精品;体育学科开发篮球特色课程,普及篮球运动,人人参与阳光运动。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为学生成长搭建展示的平台。
    三、做一个有德、有能、有书香品味的教师——我们追求的教师文化
1.修炼师德,树立形象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规范教师行为的准则,学校将组织教师继续学习、研读《规范》,进行《规范》的文本解读,通过链接教育名师、师德先进的事迹,开展教师“责任意识”的大讨论,思考“今天我如何做教师 ”,树立贵州路小学阳光教师的形象。
2.岗位练兵,提升技能
学校岗位大练兵继续营造“全校联动、全员练兵、人人参与、人人争先”的良好氛围,落实“普通话诵读”“规范汉字书写”的技能培训。9月份将定为“普通话宣传月”,围绕“古典诗词、经典美文和爱国主义作品”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中华颂经典诵读”活动。9月28日(孔子诞辰日)举行教师普通话诵读比赛。聘请校内书法水平较高的部分教师担任培训指导教师,分期、分层培训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三字”书写技巧。继续开展每位教师每日练习一百字活动,10月初举行三笔字书法比赛。
  3.内外研修,多元发展
   “在工作中研修,在研修中工作”是教师专业发展最佳途径,学校将拓展研修渠道,发挥资源优势,主要开展:
(1)  远程研修与校本研修相融合
学校将精心组织落实2011年小学语数英三科远程教育研修,及时捕捉动态研究的经验、感悟,提炼典型案例。并将远程研修与学校“目标教学激活生命课堂”研究主题相结合,开展课例研磨活动,从制定计划-上课教师备出教案-组内教师对教案的研讨修改-教师出研究课-各位教师听课过程中对学生的分工观察记录-课后的评议,在经历磨课的过程不断了解学科知识的特点和课型,提高钻研教材、备课和课堂执教能力。学期末举办教学节,进行课堂教学、学生作业、学科基本功、读书心得、小课题研究阶段成果等全方面的展示。
(2)  优质资源引领成长
学校将成立“青蓝工作室”,干部、名师与青年教师“一对一牵手”,采取对话、辅导等方式,对青年教师进行师德素养与专业技能等全方位的引领与指导;成立“校本培训讲师团”,采取“全员培训+分层指导”的形式,开展专题培训;选派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外出“留学”,开拓视野,增长见识,丰盈专业素养。
(3)分层培养异步发展
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素养展示年",继续组织名师、骨干教师、胜任教师、新教师分层开展"三个一"系列活动。名师主持一个课题,组织一次讲座,引领一个学科组。骨干教师引领一个教研组,带好一个徒弟,上一节示范课。胜任教师参与一个课题,上一节研究课,写一篇成功案例。新教师上一节学徒课,写一篇论文或案例,帮扶一个学生。
4.潜心读书,丰厚底蕴
“腹有诗书气自华”,学校始终坚持“读书促成长”的理念,正式启动“十二五”阅读工程。学校、教师制定年度读书计划,通过全员阅读(《为了自由的呼吸》)、自主选读(推荐书目100册)的方式,借助网络交流、读书沙龙、专家讲座等平台交流读书感悟。开展好“为了自由的呼吸”“读书与教师专业发展”为主题的两次读书论坛活动,让教师个性化阅读体会在碰撞中产生教育智慧。学期末评选学校读书人物。
四、让每一个学生成长为有品行、有自信的阳光少年——我们追求的学生文化
1.德育队伍建设是保障
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意识,每位教师将德育工作与自己的岗位职责、学科教学紧密结合,使德育自觉地、有意识地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做到德育工作“无缝隙”。以“班主任建设”为抓手,加强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建设。以《父母课堂》一书为班主任学习依据,坚持每月自学,积极撰写读后感,并通过《家校直通车》与教师、家长交流学习心得,进一步提高家长学校教育功能。
2.主题实践活动是载体
以“爱国、文明、自主、感恩、生命”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实践活动:
(1)爱国:唱响主旋律,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结合建党九十周年,继续开展“红领巾心向党”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继续学习党史,了解英雄事迹,深入阅读红色经典;结合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传统节日,组织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主题实践活动;国防教育常抓不懈,继续做好国旗班队员的培训工作,完善国旗班队伍的梯队延续性,将国防教育融入每周的升旗仪式教育活动中。
(2)文明:“两惯”教育贯穿始终,雏鹰争章完善评价
学校将文明两惯教育作为学生养成教育的重点,采用分层次、序列递进的形式,做到文明两惯“1+1+X”,每月三个好习惯:第一个“1”即站队做到“快静齐”,为学期总目标; 第二个“1”即文明两惯特色班,为班级目标;“X”即每月分层养成的好习惯,为每月小目标。
(3)自主:完善干部队伍建设,提升自主管理能力
组建校长小助理队伍,从学校层面设立绿色小助理、体育小助理、纪律小助理;班级层面小助理协助班主任自主管理团队,深入挖掘班级特色(申报文明两惯特色中队),并为本中队命名、设计中队队徽、创设中队特色阵地、开展中队特色活动,创建“特色中队”。
(4)感恩:延伸特色实践活动,在感恩中丰富心灵
结合学校的红十字特色工作,将感恩教育融入点滴生活,每月一个主题:九月感恩师长、十月感恩祖国、十一月感恩亲人、十二月感恩希望。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在体验中懂得感恩他人、孝敬长辈、奉献社会……
(5)生命:生命教育,帮助学生珍爱生命、健康生活
开展“健康成长,关爱生命”主题教育系列活动,根据学生年龄和身心发展规律,分层次的开展认识生命、认识自己的身体等卫生保健、生理和心理健康知识;以安全教育周、消防教育日为契机,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学生自护自救的能力。
 3. 家校携手成合力
家长学校工作以融合·互动”为基点,展现一个亮点,做好两个开展,把握三个走进,依托一个机制,使学校与家庭、家庭与家庭、家庭成员之间能有效互动,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形成教育的合力。
(1)一个亮点:“国防教育进校园”
结合区域特点,利用家长资源,开展国防教育,邀请部队家长走进来,带领学生走进部队,将国防教育深深扎根学生内心。
(2)两个开展:即“五个共同”和“饭桌亲子谈心”
“五共同”就是共同讨论一个有关家庭生活的问题,共同策划一次休闲活动,共同阅读一本名著,共同朗诵一首诗,共同解决家庭难题,提升家庭成员彼此互动的品质,形成家庭教育的品味;“饭桌亲子谈心”,要求孩子、家长每周至少一次在饭桌上聊聊身边事,说说心里话,开展“亲子谈话”征集。
(3)三个走进:即让学校教育活动走进家庭,让科学教子方法走进家庭,让百名家长讲师团走进学校
“让学校教育活动走进家庭”——开展 小手拉大手,规范带回家,家长当家庭监督员,关注孩子在家的日常行为表现;小手拉大手,安全带回家,请家长当家庭监督员,督促孩子模范地遵守交通法律法规;小手拉大手,健康带回家,请家长协助孩子做好各项防御措施,确保孩子的健康成长。
“让科学教子方法走进家庭”——进一步引导家长科学阅读《父母课堂》,鼓励家长撰写《父母课堂》导读和读后感。
“让百名家长讲师团走进学校”——结合节日,开展传统文化大讲堂;结合家长的成长故事,开展励志教育;结合教子经历,开展教子心得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