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走近学生,我发现...

发表时间:2011-11-03 阅读次数:258

曾经有一位专家在评课时说我们说一节课好,并不见得活动变化越多越好,有的课虽然密度不高,但教师在每一个环节和过程中紧紧相扣,积极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样的课多多益善。

这话给我很大的启发,学生需要在思维的发散及创新意识方面得到老师的循循诱善和启发引导。

我记得去年我在教一年级的时候,有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中有音的高低这一知识点,这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础,因此要求能熟练掌握和辨别。在新授时,我先以飞机与小鸟飞行的高度让学生理解物体在对比中产生高与低,再想通过老爷爷与小孙孙的对话来引出声音的高低。在一(1)班上课时,我出示老爷爷与小孙孙的图片,问:

这是谁?”

生:老爷爷,小朋友。

师:老师扮爷爷,我们一起对话好吗?”

生:好。                                                

(师学爷爷)“孙孙,爷爷给你带来了礼物,看着,你喜欢吗?

生:喜欢!

为了增加课堂情趣,我请两位小朋友到前面来,一个扮爷爷,一个扮孙孙来对话。只见那位扮爷爷的孩子说:爷爷给你带来了糖,你喜欢吗?我又请了两位学生,扮爷爷的孩子说:爷爷给你买了新书包,你喜欢吗?”这些扮演角色的孩子很投入,模仿得也很象,我表扬了他们。然而与此同时,我又分明心生许多酸楚,为什么我们的孩子思维那么窄,如果我朝条路上走。那他们就会跟在我的后面走,而不会寻找其他的路,老师说了一句话,他们会模仿得很象,甚至说得比老师还动听,但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却是没有了他们自已独特的思维与想象。

虽然老爷爷与小孙孙的对话只是为了引出音的高低这一知识点,在整节课中只是很短暂的瞬,但对我的触动却很大。如今课改已经实施,它的目标与宗旨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课堂上,要求老师有创新,学生有创新,教学方法也要有创新。总之,我们要培养的是具有创新精神的代。

那么怎样使课堂的每一环节都渗透进创新的内容,使学生的思维发散开来而不仅仅局限于模仿?我冥思苦想,找来相关的书籍研究。与老师们一起探讨,茅塞顿开。是啊孩子们正如一张张白纸,你给他什么信息,他就会接受并反馈这些信息。关键是老师如何去启发、引导与点拨。

在上一(2)班时,我注意了这一点,我问学生:

你爱爷爷奶奶吗?”

,学生回答。

爷爷奶奶爱你们吗?”

 生:爱!

那他们平时对你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什么?或者你最爱听爷爷奶奶说的什么话?请小朋友模仿他们的声音学一学。这时学生们踊跃表现。有说:快点吃啊,上学要迟到啦!有说:爷爷今天中了奖,好开心啊!”……。这时,我发现有一位小朋友哭了,我走过去问原因,他说:我想爷爷,爷爷上个星期去世了。我连忙说:爷爷走了,走到了个很远很远的地方,但他还是那么爱你、想你,他还是希望你好好地读书,成绩棒棒的!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你喜欢的可乐小瓶子,另一个是爷爷喜欢的油瓶子,我们敲一敲,比较一下,它们两个谁的声音高,谁的声音低?”……

课上得很顺畅,学生的思维开阔了许多,我感到自己的教学收到了效果.虽然只是短短的一句话,变换一个调,小小的一个动作,但正是这一个词语、一个音符、一个动作,就把创造的种子播入了儿童的幼小心田。这正是音乐教育在培养和发展人的创新精神方面所不容忽视的价值所在。因此,作为我们音乐教师,更要有意识的在教学中寻找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契机,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本是人的特性,是人的天赋潜能。

江泽民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那站在我们教学的角度上来讲,创新则是我们对学生加强基础,发展思维,培养学力,提高素质的不竭动力。唯有创新,才能使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机,也唯有创新,才能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开阔,知识不断更新。

我记起曾看过的一篇文章,是一位作家怀念他的那位淘气的老师;那位老师在教了《李白送汪伦》这首诗后鼓励孩子们自己做诗,只要押韵就好。孩子们兴致很高,有说:李白乘舟将欲行,突听有人哭的凶,回头一看是汪伦,送来一杯冰淇淋有说:李白乘舟将欲行,突见船上有窟窿,正好不走玩三天,笑的汪伦肚子疼。等等,老师高度表扬了他们。可惜那位老师不久就调走了。作者说:打那时起,我再也没有见过这样淘气的好老师了。文章看后,我的感触很深,为什么孩子们喜欢的是淘气的老师?用现在的观点来看,这位老师万是有了创新的意识。

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启发,重在得法。教学上本来教无常法,教法的优劣应以是否应用创新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来衡量。著名的黎巴嫩哲理诗人纪伯论说:你们可以给孩子们以爱,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教师不应命令学生进入他的智慧之堂,却要引导学生到你自己心灵的门口。它启示我们,教师的任务不是传授智慧,而是启发学生自己的聪明才智,让学生自己独立地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指出自己的独立见解,使学生自己长出理想的翅翼。

著名的物理学家钱学森曾感慨地说:我们过去过的是一个苦难的时代,却有着一个幸福的童年。现在的孩子过的是一个幸福的时代,却有着一个苦难的童年。我想,只要我们老师以创新精神投入到教改之中,那么我们的孩子过的是一个幸福的时代,拥有的也必将是一个幸福的童年。

让我们牢记陶行知的话: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