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辅导将纳入灾区中小学必修课
目前,对灾区中小学生的心理干预已经度过了应急期。昨(20)日,省教育厅出台了 《关于进一步加强灾后中小学生心理辅导与心理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开展灾区中小学生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要由应急走向科学有序,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实现全过程、全覆盖和全员参与。
小学生每学期至少上9节心理课
《意见》规定,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灾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或专题讲座。课时安排为:小学各年级每学期不少于9课时,初中、高中各年级每学期不少于10课时。灾区中小学 (包括异地转移安置学校)复课后,在前三周内,每周必须安排1课时,从第四周开始,每两周必须安排1课时。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时从现行课程计划中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中统筹安排。
《意见》强调开展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小学以游戏和活动为主,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高中以体验和调适为主。其中,重点关注丧亲、孤残以及个别心理问题较严重的学生,及早地鉴别、诊断并开展个别咨询和治疗,避免个别学生发展成创伤后应激障碍。
省教育厅表示,将组织专业人员和力量,编写供中小学一线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健康教育使用的讲义或教案,免费发放给灾区中小学生。各地要结合学校实际,利用团体辅导或专题讲座、个别咨询与辅导、学科渗透以及班队会、网络、板报等多途径、多方法、多形式地开展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培训覆盖到灾区每所学校
《意见》指出,用5年左右时间,逐步实现按学生人数每1500人配备一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实行执证上岗。
为此,省教育厅将采取集中培训、送培到县等方式,为地震重灾区培训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培训者和骨干教师300名;组建专家团队送培到10个极重灾区县培训一线教师400名。阿坝、成都、德阳、绵阳、广元和雅安等6个市、州将根据当地实际,分别为每个重灾县培训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市级骨干教师、县级培训者,并帮助和指导灾区县开展县级培训。灾区县级培训要覆盖到本区域内所有学校,要为每一所学校培训1-2名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要指导学校开展校本研训。
据悉,省级培训9月初开始实施,5日完成,送培工作与县级培训同步。市州级培训9月8日-15日,县级培训9月15-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