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 》读后感
青岛贵州小学 徐泳
在炎炎夏日,拿到这本绿色封面的书,一种清新畅快之感扑面而来。而书中的内容更是深深吸引了我。
以往的课堂,我们往往更关注老师是怎样组织教学活动,老师的问题是否有效,老师的教学方法是否合理,而对于学生的学习状况少了应有的分析了解。正如书中夏老师所言,我们的很多课堂观察,对认知观念与过程的观察常常停留在简单的外部指标上,看了各教研组设计的观察指标,发现都停留在学生的举手次数,听课时的表情,各种学习状态(如作业形式、小组活动、思考投入情况)等,非学习性行为等,回想各教研组设计的这类指标制度,似乎在了解学生的认知过程方面作用比较有限。
那究竟应该如何做到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呢?看了夏博士的书以后,我认识到这种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有四个特征:首先,我们要理解学生的学习。每个学生的学习是独特的个性化进程,理解的方式是多样化的。第二,在真实自然的环境中获取学习的多种数据。在教室后面听课会影响学生的听课,得不到真实有效的数据,最好采用录像的方式。第三,观察认知学习与其核心要素间的整体关系。第四,基于学习证据推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质量。从书中我汲取到了一定的观察经验,如观察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知道学生头脑中究竟有些什么、怎样的学习方式会更好。
的确,不管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堂观察,我们都需要有一些知识基础,了解学习如何发生,学生的大脑中有什么,怎样的学习方式会更好。借助书中提供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表现出的四种不同的认知轨迹,遵循概念化的轨迹、遵循操作化的轨迹、遵循策略化的轨迹、遵循情境化的轨迹,让我们可以分析课堂中的“迷思概念”和对“零散知识”的理解,从而去探查学习活动与作业中学生认知水平……
此书越读越深有感触,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封面上的那句话:“学习伴随我们一生,学生的大多数时间都在课堂中学习。但是,课堂中的学习真的发生了吗?这是一个值得思考和判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