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程的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评价的目的功能、评价的目标体系和评价的方式方法都直接影响着课程目标的实现,影响着课程功能的落实。我校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学校课程评价方案。
一、对课程的本质和标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1.课程评价标准对于课程评价有很强的指向性,确定课程评价标准,需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具体需要考虑的问题有:
2.学生与社会都是价值主体,作为评价主体的课程评价者如何综合考虑学生与社会的需要。
3.课程评价标准如何既体现学生主体的共同需要又体现学生的个性要求。
4.学生参与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学习程度的大小,是否有一定的兴趣。
5.当评价主体与价值主体不一致时,价值主体的需要只有通过评价主体的意识和理解才能起作用,因此,评价者对价值主体需要的认识、理解,是评价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6.即使当评价主体与价值主体趋于一致时,主体的真实需要与主体的愿望之间仍会有差距,因而应尽量使愿望与需要保持一致,从而形成主观价值标准与客观价值标准的一致性。
二、评价原则
1.科学性原则。
对课程的评价要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提高评价的效度和信度。
2.可操作性原则。
评价方法要简单可行,可操作性强。
3.素质培养的原则。
对课程的评价要注重考察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参与性原则。
对学生的评价注重学校课程的参与情况,作为学生学分考核的依据。
5.全面性原则。
对教师的评价既要考虑到教师课程目标的实施情况,学生能力的提高水平,又要考虑到教材的编写质量。
三、学校课程内容
结合我校实际,我们共开发了以下课程作为我们各年级的校本课程。
(一)低年级(1、2年级)教育内容:
学校课程研发使用《新标准英语》,一年级学生学习《新课标英语》第一册和第二册;二年级学生学习新课标英语第三册和第四册。每册共有十个模块,学生以听力和口语训练为主。
(二)中年级(3、4年级)教育内容。
结合中年级段学生实际,确定了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并由此设计了六个方面的教学内容:①学习心理问题。②人际关系问题③自我意识问题④情绪与意志行为问题⑤日常生活心理和行为问题。
四、评价标准与方法:
内容与标准:
学校课程的评价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对教师评价内容包括教学计划、教材、教案等,主要看这些内容是否符合新的课程理念,是否符合“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教学要求。学生情况主要指学生注意力训练、学会倾听、是非判断、乐观心态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科学评价。
评价方法:
1、教师依据学生出勤情况、学习材料准备情况、课堂表现、参与活动等方面的内容给予学生评价。
2、对教师的评价随学校对教师计划、备课等检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