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单元整合,读写延展,训练学生语言思维

发表时间:2018-11-16 阅读次数:471

本周语文教研,青岛贵州路小学五年级的四位老师进行了“写景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研究”。四节课例的展示,从不同方面汇报展示了级部单元整合、课内外延展阅读推进的做法。

 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一组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文,安排了《黄山奇松》、《黄果树瀑布》、《莫高窟》三篇课文。这三篇文章主要以优美的语言、规整的结构、深远的意境向人们展示了祖国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围绕这一主线,教研组老师们共同研讨,将本单元整合,并进行课内外延展教学以及读写教学研究的尝试,以提高和发展思辨能力知识运用的延展能力。基于此,设计了如下思路:

1.预习导读,扫清识字障碍。

2.精读《黄山奇松》重朗读:在朗读中体会。

重品析:借助具体的字词句品读。

重想象: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发挥想象。

重运用:了解行文结构,“总分”“点面结合”

3.精读《莫高窟》  重朗读:在朗读中体会。

重品析:借助具体的字词句品读。

重学法:导学“彩塑”,自学“壁画”和“藏经洞”。

重写法:了解并运用“中心句”,尝试“总分总”。

4.课内外延展,拓展阅读部编本语文课文《桂林山水》、《颐和园》,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文章结构。

5.读写结合,通过阅读学习,运用“总分总”的结构,运用“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秋天的美景。

6.略读《黄果树瀑布》,习得移步换景的写法,学习改编导游词。

7.改编三篇课文成导游词,开展“我是小小导游”的语文实践活动,综合提升语文素养。

课堂上,尼涛老师执教了《莫高窟》,主要通过列提纲、抓中心句的方法,了解文中对莫高窟彩塑、壁画和藏经洞的描写,渗透了写作方法的整理和总结。

庄霞老师执教了《黄山奇松》,结合“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进行语文整合教学。首先,让学生体会黄山松树的“奇”,以及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的。然后让学生利用学习方法自学陪客松和送客松,体会其中的写作手法。随后,拓展两篇课外写景片段,感受总分结构的同时,进一步体会围绕中心句作者是如何把桂林的山或颐和园的长廊写具体写生动的?画出思维导图,小组上台展示,学以致用,很好的训练了学生们的高阶思维。

张婧老师的课堂,以《黄山奇松》和《莫高窟》两篇课文为例,在前两节课的学习基础上,进一步和学生一起梳理如何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评析表达的同时,创设情境进行仿写训练。课堂上放手让学法小老师和评改小老师自主进行学法的梳理和写作的评改,在互学互教中,提升了孩子们的思维能力,落实了高阶思维的培养。

王坤老师执教的《少年王冕》一课,人物特点和写景相结合,大胆的取舍,体会景物描写对突出人物品质的作用,品读如何写美景的同时,总结写景方法,并创境读写结合,让课堂所学延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本次教研,五年级教研组大胆尝试,进行单元整合,将阅读进行课内外延展,读写相结合,不仅训练了学生语言思维和语言表达,也促使学生的学习向深度和广度拓展,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