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贵州路小学 姜小丽
一、开发背景
1、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需求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在保证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鼓励地方开发适应本地区的地方课程,学校可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学校应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广泛接触、掌握学科领域通常难以涉及的知识,使学生从中发现和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潜能,逐步形成个性特长。
由此,为学生开发新的适应时代的课程已成为必然,青岛贵州路小学为满足学校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提升学校的整体育人功能,我校决定开设一起设计——创意搭建课程。
2、课程标准的引领
美术课程标准倡导美术课程要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满足发展的需求,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社会更需要有具有设计思维、有创新性的人,所以,开设一起设计——创意搭建课程具有实际的需要。
且在美术教材中,一直有“设计应用”模块,但是在具体的操作中,难度大,不成体系,学生往往在具体课程中缺少创新性,作品与平时绘画作品无异。
3、时代前进的呼唤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事务型人才将逐渐被机器所替代,从长远看,机器迟早也能替代人进行逻辑思考,而少数人类难以被替代的能力之一,就是“创造力”,创新思维不会被取代。
美国的创新精神以及车库文化,已经将设计思维的培养从企业、大学,延伸到了中、小学。家长们开始意识到当前教育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以及未来环境对人才的要求。
世界经济论坛今年发布了“2020年人才市场最看重的10项技能”,就把解决复杂问题放在了第一位。在世界最棒大脑汇集的硅谷,从企业到学校都在学习设计思维。贵州路小学开展的设计课程围绕设计思维进行,以提高学生的高阶思维。
3、学生成长的需求
黑格尔认为:世界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而想象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关键是如何培养学生创造力。
小学生可塑性强,儿童期是人的智力、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马克思曾说过:“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追求的结晶。”设计课程引导学生领略设计的美,提高美术创造意识,获得发展的机遇,继而成为社会的高级人才。
鉴于我校的学区位置,很多孩子家庭条件一般,学习动力不足,但是孩子本身活泼可爱,聪明伶俐,对设计有极大的兴趣,在
“向大师致敬”活动中,学生亲手体验手工造纸、设计贵州少数民族的文字、设计创意T恤文化衫、设计手提袋,装扮贵州水牛、全校学生通力合作,作品《贵州最美》荣获区一等奖,在全区观摩,孩子们的创意获得与会领导老师的一致好评。
在我校六年级学生的职业调查中,三分之一的孩子对美术、设计感兴趣,长大后想当美术老师、设计师、从事和美术设计有关的工作。
当然,一起设计——创意搭建课程的开设不是为了专门培养设计师,即使孩子长大后成不了设计师,在本门课中学到的设计思维、创新精神,同样可以影响孩子一生,帮助他们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4、学校已具备的实施基础
新课程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这种尊重表现在对学生独特个性行为表现的接纳和需要的满足,这就决定着学校课程的开发要一切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
青岛贵州路小学,地处青岛市西部,学校现有19个教学班,688名学生,规模班额均属适中类型。学校美术与科学师资力量较强,三位美术,三位科学,都属于热爱探索,具有主动与自发热情的教师,他们曾合作了自造纸张,自我作画的学生活动,让学生在体悟、行动、创造等方面得到了逐步升华。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设计的教学重点不是脱离美育体系的独立课程,是在美育的大目标下开设的。
一起设计——创意搭建课程本着系统探索——尝试推进的模式展开,引导学生体验寻找——感觉——尝试——找到途径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实践。
(二)具体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从现实生活中撷取设计表现的元素,了解一起设计——创意搭建的基本特点,欣赏具有创意的现当代设计作品;探究设计表现的媒材与创造的关系,尝试和寻找设计表现的新媒材,根据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结合自身的创作意象进行创造性表现。
2.过程与方法
在学生设计学习具备兴趣的基础上,采用有助于创造力表现的多种教学策略,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活动,注重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探索设计丰富的观察方法和表现视角,掌握基本的表现规律和评价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能够运用设计语言富于创造性地表现内在情感,感受在创意中设计凸显的价值,陶冶情操并形成对设计的热爱之情,确立富具创造性的精神和品格。
三、课程内容
序号
|
教学内容
|
备注
|
1
|
创意搭建介绍
|
|
2
|
椅子的设计1
|
|
3
|
椅子的设计2
|
|
4
|
椅子的设计3
|
|
5
|
椅子的制作1
|
|
6
|
椅子的制作2
|
|
7
|
椅子的制作3
|
|
8
|
椅子的制作4
|
|
9
|
椅子的制作5
|
|
10
|
椅子的场景设计1
|
|
11
|
椅子的场景设计2
|
|
12
|
椅子的场景设计3
|
|
13
|
椅子的场景设计4
|
|
14
|
椅子的场景设计5
|
|
15
|
作品展示
|
|
四、课程实施
1、 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提升
创意实践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意实践指由创新意识主导的思维和行为。创新意识,是个人做任何事情都能够在正面价值的引导下,追求创造和新意的自觉。创新也是艺术的生命源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养成创新意识,学习和借鉴美术作品中的创意和方法,运用形象思维,大胆想象,尝试创作有创意的美术作品;通过各种方式搜集信息,进行分析、思考和探究,联系现实生活,对物品和环境进行符合实用功能与审美要求的创意构想,并通过草图、模型等予以呈现,与他人交流,不断加以改进和优化。
2、学生的高阶思维得以提高
高阶思维,是指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认知能力,通过问题解决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Altschool官网上的这段文字让人深以为然:“善用同理心,主动设计并把产品反复更新、优化,是21世纪最关键的技能。每当学生为自己的设计制作新版本的时候,他们发展出最关键的社交技能,比如坚毅力,合作能力和耐力。”
本课程的开展,把学习带到现实中,引导学生自己发展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改被动的接受信息的思维模式为主动接受信息,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种高阶思维对于今天的孩子来说,可谓至关重要。
3、学生面对升学有了更多的选择性。
现代社会竞争大,当我们逼迫孩子拼命刷题,到处补课时,却忽略了他们成长系统内部的连接和贯通。孩子的成长是从一个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过程。设计课程开发了学生的高阶思维和美术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升学打下了基础。
(二)实施方法
(1)教师讲述设计的案例。
(2)探讨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3)学生画设计图。
(4)将设计图做成实物。
(5)在成品中找问题并修改。
(6)作品成型。
(7)作品发布。
(三)实施步骤
1、常规评价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对课程开展的效果评价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1)、学习过程中知识的反馈与运用。它包括每一课时教学目标和要求参与完成的“探究实践”。
(2)、学习过程中的合作精神。它包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在讨论中能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能服从分工,并能主动地帮助他人,以此展开的组内评价。
(3)、学习过程中的表达交流。它包括大胆表明自己的观点、方案设计和成果表达,以及表演能力等。
五、课程评价
(一)评价内容
指标
|
序号
|
评价标准
|
评价等级
|
☆☆☆标准
|
☆标准
|
自评
|
互评
|
教师评
|
学习常规
|
1
|
学具携带齐全
|
学具尚能配备齐全
|
|
|
|
2
|
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
尚能参与学习过程
|
|
|
|
3
|
爱护教室卫生
|
尚能爱护教室卫生
|
|
|
|
4
|
能在活动中有创造性的发言
|
尚能在活动中有创造性的发言
|
|
|
|
技法评价
|
1
|
设计图有重点
|
目的性强
|
|
|
|
2
|
设计图干净
|
用笔拖沓
|
|
|
|
3
|
作品有创意
|
作品缺少创意
|
|
|
|
学习品质
|
1
|
主动学习
|
学习欠缺主动
|
|
|
|
2
|
安静作画、能静下心
|
不能安静作画、课堂纪律差
|
|
|
|
定性
评价
|
教师评:
教师签名:
|
说
明
|
|
(二)评价的指标和标准
要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加强形成性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的能力、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
(三)评价方法
1.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在重视教师与他人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评价的同时,更应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特点,了解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在观念和方法上的进步,发现学生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我分析的能力,树立学习的信心。
2.注重学习的表现评价。
要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时的表现作为评价重点,通过现场学习观察、分析学生在学习中的具体表现,对其在学习活动中的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予以综合性评价。
3.形成多样的激励评价。
要建立以专家、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激励性评价机制,结合少年儿童的特点,建立评级标准,采用自评、互评、展评、考级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成效的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现、活泼发展。
六、相关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