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爆炸实验室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发表时间:2019-12-14 阅读次数:255

青岛贵州路小学   王轩宏

一、开发背景

课程标准中指出:“近十几年来,世界各国都加大了科学课程改革的力度,注重小学生对周围世界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和需要,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提倡科学课程贴近小学生的生活”。这些都为科学课程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提供了可以借鉴和参照的新思想和新观念。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所以遵循学生的发展和年龄特点,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把科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我们以爆炸实验室为名,以科学实验为载体,以生活中的物品为材料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探究科学。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1.能借助生活中的物品进行实验,并能针对实验现象进行科学分析。

2.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进行科学分析,并能进行科学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

3.在动手实践中,能够喜欢科学、乐于动手验证。

(二)具体目标

1.能借助实验材料进行实验设计,并借助科学知识对科学实验进行分析;

2.能利用生活中材料,对实验进行改进,提升创设实验的能力。

3.在实验中养成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提升科学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意识,能够创新实验。

三、课程内容

1.水的表面张力(1)泡泡的秘密(2)肥皂水(3)隔空倒水

2.水的净化(1)混凝(2)过滤

3.生活材料(1)吸管(2)牙签

4.生活小化学(1)小苏打、醋(2)盐和醋(3VC和碘酒

四、课程实施

(一)实施原则

1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指导少而精,尽量让学生多看、多思,给学生充分的观察和动手实践的空间;

2.实践性原则:课堂上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自己动手,教师适时引导但不替代学生。

3.生活化原则:教学内容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等差异出发,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材料,引导学生把科学与生活密切联系。

4.创新性原则:鼓励引导学生大胆验证自己的想法,并能借助身边事物对于科学实验进行自主创新,改进实验过程,提高学习兴趣。

(二)实施方法

1.观察: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对科学现象进行科学分析和理解。学会利用各种工具进行观察,并利用数据、表格进行整理观察结果。

2.实验:在科学课的实验基础上进行。以学生动手为主,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分析为活动主线,提升学生利用实验验证探究科学现象。

3.应用:秉承来自生活回到生活的原则,我们加强实验结果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生活中材料、分析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问题。

(三)实施步骤

1.学校46年级组建爆炸实验室成员

2.实验小组的建立与分工安排

3.实验要求与评价标准的建立

4.基本实验的操作与实施

5.拓展试验的操作与实施

6.生活实验的操作与实施

五、课程评价

(一)评价内容

1.小组的分工与合作

2.实验的严谨与操作

3.生活的拓展与应用

(二)评价的指标和标准

 

 

 

 

 

 

 

 

 

 

 

 

 

 

 

 

 

 

 

 

 

 

 

(三)评价方法

1.  注重以小组为单位的评价,以小组的等级进行评价

2.  教师的评价作为补充,体现引导者的关注

六、相关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