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公鑫
一、课程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背景:校本课程的开发,为学校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也为教师职业发展提供了机遇与挑战。以往统一的课程计划,单一的课程结构,划一的课程内容,已不能适应学校的发展需要,必须开发以学校为特色的教育资源,才能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现在,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过分偏重学科类课程,忽视活动课程,从而导致体育课程没法正常进行,忽视了学生活动能力的培养;有的学校也以过分追求运动队比赛成绩,从而忽视了整个学校的学生的体育活动能力的培养;老的教材内容简单而操作化,已对我们学生不感兴趣,缺乏吸引力,等等。这课程问题已引起学校领导的关注和教师们的高度重视。针对这种情况,从考虑学校本身的发展,找出我校的特点和优势在哪里,所以结合了我校与兄弟学校教育环境的差异性,也结合几年来我校篮球在区、市的影响,形成以篮球为特色的小学体育校本课程,使之达到健康育人的教育目的。
2、目的及意义:
通过对此课程的开发研究,构建出适合我校体育发展的体育校本课程,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扩大学生个体所需的选择面,增加社会所需的培养面,同时,锻炼学生坚强意志和活泼开朗的性格,为社会培养出时代所需的健康人才。我们的宗旨是:让学生们能快快乐乐的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同时也培养出的更多的篮球后备人才,成为具有高素质的时代有用之才。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就成为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也是深化教学研究改革的方向和重点。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以新课程为导向,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要求切实解决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对的各种具体教学问题,从而达到创造性实施新课程,实现课程改革目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项课题的开发与研究,不但促进我校学生的篮球基本功素质提高,发挥体育校本课程在学校体育课程中的补充作用,而且为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体育道德观、健康观,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责任感都有具体的现实意义。
3、学习主题:篮球运动知识与技能
4、课时安排:每周一课时,每周四下午第三节课(一小时)
5、课程目标:
①了解篮球基础知识,基本掌握运球、传接球、投篮等基本动作和基础配合,侧重发展灵敏、速度、力量等体能;
②会用相关的方法和规则,进行锻炼和比赛,能欣赏和简单评价;
③提高并保持参与篮球活动的兴趣,培养爱好和特长,初步具有合作、竞争、进取的意识。
二、有关概念的界定。
“以校为本”的基本内涵:一切为了学校的发展,为了学校教育能力和教育精神的建设,为了学校文化的提升,特别注重形成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机制和学校个性化、人本化和特色化建设;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不能靠简单移植,靠“取经”,而要靠学校的自我觉醒、自我努力、自我提升。只有植根于学校的生活、贯穿于学校的过程,并被所有教师所体认、所认同、所追求的改革才能沉淀为学校的血肉、传统和文化;校长和教师是学校的当事人,对学校问题有真切的体会和全面把握,因而拥有真正的发言权;校本和教师是学校的主人,对学校的发展负有最直接的责任,要把校长和教师的自身的发展与学校的命运有机联系起来;要相信校长和教师的创造潜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引导其从学校实际出发,规划学校,发展学校。
三、课程的开发与研究的主要内容。
主要以如下几方面的问题为研究内容:
(一)课程开设的一般问题:即校本课程开设的模式、方法、意义及作用。
(二)课程开设的具体问题:
1、开设“以校为本”的体育新课程,必须符合学校未来的发展。如学校是市篮球传统学校,课程安排一定要有篮球特色,体育新课程必须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德育、智育及时跟进;
2、在课堂教学中,以篮球教学为主。如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编制一套以篮球教学为主体育新课程,如何使用新课程?使用新课程之后,怎样才能使学生更加投入到课堂中去?
3、体育新课程的设计,为学校业余训练服务。如怎样在课堂中培养更多的篮球基本功,以便今后挑选运动员,组建校篮球队。
四、课程的开发与研究的方法及措施。
1、文献资料方法
文献资料是开发研究体育校本课程的主要理论依据,但是从收集的有关体育校本研究方面的资料看,对于体育校本课程的建设研究甚少,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地从网上和相关的理论书集上索取大量的指导性文献,以便促进我学校对本课题的开发与研究。
2、调查研究法
调查研究是实践性最强的依据,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因此,在课题开题前,学校要统计问卷,对于本课题相关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可采用抽样的形式,调查对象是学生、家长、教师,条件是教师科研能力与实践经验,学校课程资源基础,及物质保障情况,在此同时,还要了解国际、国内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情况和篮球教学、训练资讯,找准切入点,制定出一个活性的可行研究方案,这种方法是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的前提,也是阶段过程性终结研究的基础。
3、比较研究法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要对兄弟学校所开发的同类与不同类的课题,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分析、归纳,对于存在问题,要进行综合性的讨论评价,并根据学校的实际,确立一个共性的比较标准,同时,还可以根据国内外先进的成果,做些可能性的调整,来实现我校篮球校本课程的开发,并能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欢乐的活动氛围。
4、测试研究法
学校在研究实验过程中,定期或不定期对学生进行测试,测试内容包括对新型课程的喜爱率,对其它学科学习提高的影响率,学生心理健康率,学生体能提高率,学生体育知识开阔率以及校本课程开发整合的创新率等,通过这些科学合理的测试,直接体现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观,这种方法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实践基础。
5、实验法
实验研究是此课题开发的终身性活动,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补救,不断的改进实验的方式方法,以便于课题的推进。因此,采用实验法对此课题的开发与研究起重要的达成作用。
6、经验总结法
我国在近几年体育课程标准规定的选修课和活动课以及在部分学校初步实验的体育校本课程,为现在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各学校已形成可取的经验,俗话说:只有总结前人的经验为己所用的人,才能缩短欲达目标的距离。因为,经验能为我们提供成功的线索,过去的选修课和活动课有很多内容已相近校本课程,如把它科学的规范,加以完善,既可成为校本课程,这样以来,不但节省了时间和人、财、物,而且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只要善于总结有价值的好经验,才能扎实地推进学校课题的实验开展。
五、课程研究的时间。
分为四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11年10月------2012年1月)
理论研究,广泛收集有关信息,组织论证,制定方案。
2、初步实施阶段(2012年2月-------2013年5月)
实施本课程实验方案,进入问题研究,教学“事件”的反思,教学案例总结、问题设计和关键问题的探索和定位阶段,在实践中总结校本教学的理论。
3、攻坚阶段(2013年6月------2014年12月)
具体实施本课程的实验方案,进行阶段性成果总结。
4、深入发展阶段(2014年1月------2015年7月)
全面进行良性动作阶段,总结课结实施成果,并制定适合我校的篮球校本教材、教学计划等,进行尝试,提高课程研究质量。
六、实施原则与要求:
1、必须符合学生和学校未来的发展。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德育、智育及时跟进;
2、在课堂教学中,以引导兴趣和运动参与教学为主,技术、技能教学为辅。
3、每班3-5人,自愿报名。
4、注意拔尖学生的培养,为校篮球队输送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