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学会表达,促学生语言和思维发展 ——青岛贵州路小学六年级语文组参加青岛市语文在线研讨活动

发表时间:2020-05-11 阅读次数:313

202057日,我校业务干部和全体六年级语文教师参加了青岛市“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材培训”的线上研讨活动。

培训中,孙艳老师立足单元整体,落实语文要素,进行了六年级下册1-3单元的教材分析。左蕾老师立足落实课程标准,为初小衔接提出了宝贵意见,左老师不仅系统分析了部编本语文教学的实施建议,还针对线上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给出了解决的对策,介绍了许多优秀的做法,为老师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富贵的成功经验。

我校六年级语文教师全程、全员积极认真地参与了此次研讨,老师们深受启发,教研组在培训结束后立即展开了线上学习体会分享交流。对左老师提出的如何提高孩子们的表达能力,结合我校语文“悦读乐写,促学生语言和思维发展”这一研究主题,进行了更深入的研讨。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明确地指出:学生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新课程环境下口语交际教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如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左老师提出要有目的的表达、有说服力的表达、有想象力的表达,为我们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一)有目的的表达

尼老师认为:学生在习作中,如果需要人物外貌描写,就要有目的地刻画人物形象,不需要面面俱到,要有目的,如反映人物性格,突出文章中心等。

庄老师认为:有目的的表达,在人物的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等等描写中,不能是泛泛而谈,而是有针对性的,有特定性的,让人物有特点,鲜活。

张老师认为: 我们在直播时,都是鼓励孩子多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我们予以指导, 总结表达的方法套路, 如何做到有目的准确的概括自己的想法。我们在居家学习第一周,如何把文章写细致,通过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来突出中心,这个要表达的“中心”即我们要表达的目的。

(二)有想象力的表达

王老师认为:我们在启发学生思维时也要讲究艺术,有时“引而不发”,更能让学生的思维在无限的时空领域纵横驰骋,自由翱翔。所谓“引而不发”,是在学生对课文领悟已达定深度的情况下,教师通过点拨、质疑、假设等手段,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深度推进,从而激起学生新的思维兴奋度。因此,教师在引导时要使自己的引导充满浓厚的情趣,才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寒食》时,为了启发学生想象,我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暮春时节,柳絮翻飞,古老的京城又会是什么样子呢?打开学生想象的翅膀,使他们很好地再现岀蕴涵在诗歌中的意境,并能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张老师认为:有想象力的表达可以结合第三单元的读写结合点来谈 展开合理想象 用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心情, 这就是有想象力的表达的训练。想象力训练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思维向深度和广度发展,运用和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三)有说服力的表达

王老师认为:有说服力的表达,可以结合《为人民服务》引用名言,关联词,举例子等,使表达更有说服力,通过小练笔,训练学生迁移运用,将目标落到实处。

庄老师认为:《为人民服务》《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两篇文章可以对学生的说理能力有很好的培养,我们上学期的口语交际“分条列举”就是个很好的方法,可以孩子的理由表达更加有条理。

尼老师认为:有说服力的表达还表现在第五单元的辩论,辩论不光是自己说理要有说服力,还要听别人的理,还要听别人的理中听出漏洞进行反驳,通过辩论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张老师还分享了自己班的策略:鉴于小部分同学总是因为不好意思或害怕说错等原因,很少在线与老师进行互动交流,于是决定在班级中建立“居家知天下”新闻直播间,每日由一位同学担任新闻小主播,在线上用屏幕分享的方式,将自己前期精心准备的主题新闻ppt和小视频呈现给同学们,在线讲述,在线问答,气氛热烈而活跃。这不仅锻炼了每一位小主播搜集、筛选、整理信息资料的能力以及口语组织表达能力,而且这种形式,给了听惯了老师一言堂的,不愿交流的同学耳目一新的感受,他们纷纷开麦参与其中,而且大家课后也开始主动关注新闻,建立了“居家新闻采集本”,养成了每天记录一条新闻并写评论的习惯也对孩子演讲能力有了很大的推升。家长们对这种语文学习实践活动表示赞同并大力支持,家校合力下的孩子们都有了成长。

关注表达,运用合适的表达策略,让学生学会表达,就能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今天的培训让我们的教学研究方向更加明确,我们将继续携手同心,共同研究,互动合作,在思考中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