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教育教学 工作总结

发表时间:2020-11-30 阅读次数:201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教育教学

工作总结

青岛贵州路小学

本学期,面对疫情带来的学校教育教学的变化,学校主动寻找突破,以科研带动教研,积极探索尝试,凝心聚力,科学管理,细化研究,在教育教学工作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线上居家学习阶段:云端+N举措,促学生主动悦动

特殊的疫情带了新的教学变化,居家学习成为主要方式。面对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我们积极探索尝试,丰富居家学习生活,加强过程指导和监控,畅通联系渠道,让孩子安心,家长放心。

一、“疫”在前,“爱”在行,积极做准备

1.“居家学习”安排,提早规划。学校制定的《青岛贵州路小学居家学习工作方案》,对各项工作有明确的任务分工。《青岛贵州路小学居家学习每日工作推进表》,每日对当日工作进行对照督察,未完成的继续推进、补充,促进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每项工作结束有反馈总结,及时提醒、改进,让工作落地落实。

2.“居家学习”课程,科学设置。多元课程促进成长。学校按“一班一课表”设置课程,体现了“三结合”。学科素养和立德生活相结合,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教师指导与体验探究相结合。促进学生的思想成长、身心健康、思维发展和生活技能的习得。

3.“居家学习”模式,用心研究。学校积极探索“互联网+”教学模式,做好学科教学的统筹安排。各学科组针对学情和学习任务单等进行集备。

1)精心安排,细化指导。先后制定网上备课、录课、上课等指导要求,细化操作,保障质量。

2)分层试点,逐步推进。先在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四个学科,组内集备,结合学情分别集备、录制了一节,干部全程跟进,记录备课、录课、效果等各种问题,汇总给出指导意见,用于给其他学科和老师全面推进。

3)学习组绑定,互助推进。各年级学习指导小组,两翼并进推进指导(教学授课指导和教学技术指导),通过“三学”(学文件精神、学教研要求、学技术手段)“三研”(精心研究学习任务单、精心研究录课脚本、精心设计练习作业),发挥团队力量,聚集团队智慧和技能,积极开展网上教研集备。

4)干部下沉,督促推进。学校干部分别安排在不同级部,负责指导解决、落实督促各项工作的开展。

4.“居家学习”实施,预设践行。对于居家学习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我们提前预设、调试、演练。

1)亲历参与。分管干部参与到教师备课、录课、调试的全过程中,了解实际困难和问题,汇总共商解决办法,给老师们提出建议要求。

2)分享互助。梳理录课、调试经验用于全校分享。

3)多次测试。班级测试、任课教师测试、按作息在线测试,分层、多次测试,发现问题,熟练操作。

4)精心备选。对于居家教学可能出现的网络故障、拥堵以及其他问题,学校提前给出三条路径,课程资源提前在云平台备份,便于学生、家长根据学情自主下载使用。

二、“疫”在前,“爱”在行,云端+N举措,促学生主动悦动

1.“云端深研”教得有质

疫情以来,“线上学习”成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学校主动作为,积极开展网上教研活动,以意识行动改变促进线上教学方式的改变,通过学校引领,主题系列教研,让居家学习有序有质,有效促进了每个学生的阳光悦动发展!

学校通过摸底调查,以问题导向,展开了专题系列教研活动,引领老师们积极探索着网络教学模式,探索悦动课堂的新样态。“网络教学技术有效使用”、“‘有意义+有意思’课程”、“如何提高居家教学质量”、“如何进行学情分析”、“如何进行居家检测”、“如何巧妙使用平台”、“如何进行复课后衔接”等八个专题研究,聚焦居家学习反映出来的学生线上参与程度、学习任务单的落实、作业反馈、个别学生分层等凸显的问题,老师们主动参与,结合自己的上课实际有感而发,分别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科特点、参与兴趣、作业管理、课堂组织调控、家校沟通、适时检测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彼此思维碰撞,团队共商共促。学校分管领导参与其中,并树立了各学科教学策略,进行了团队教学智慧的共享和借鉴,促进了居家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2.云端+N举措,学得有趣

“云端接力”夯实基础。课文朗诵、背诵、口算天天练等,在接力中促参与。

“云端视频”展示风采。课上发言我最棒、实验操作我能行、我是劳动小达人等,搭建展示平台。

“云端小讲师”课堂我做主。学生小讲师走上直播讲台,讲思路、讲方法、讲困惑、讲收获。

“云端直播”拓展实践。小小朗读者、新闻小主播等线上直播,在线互动。

“云端证书”精彩你我。主动参与、专题竞赛、作业完成、自主自律、进步收获等个性证书,是对学生最好的激励。

“云端公告”关爱有我。班级管理早公告、晚小结、及时提醒。

“云端探访”家校共育。老师们给家长鼓励支招,纸短情长,言少爱在。

3.云端检测,学得有效

精细学情分析。分别从知识体系、学习兴趣、线上参与状态、心理变化、居家环境等方面,根据班级实际采用分类列表、柱状分析、过程数据统计等形式进行分析,充分了解学情。

精选检测内容和方式。结合任务单和线上学习的特点教研,确定质量检测的内容、方式方法。做到专题与综合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问卷星答题与试卷拍照上传相结合。

精心组织检测。给家长一段话:明确检测内容、要求、方式。给学生一段话:知识能力考查与自律诚信考查并重。

精制质量分析。各学科各年级自行设计有指导意义的质量分析表,数据说话,直指问题,对标施教到每一个学生。

精炼及时质量反馈。分别面向家长和学生分析检测情况,树信心,提建议指导。

精准实施改进。教育教学调整、分层关注,精准施教,促进学生最优化发展。

三、“疫”在前,“爱”在行,管理提效能

1.分层分类指导监控。学校“三条线”推进居家学习的规范运行:班主任进行居家学习每日纪实;干部管理团队下沉,进班进课堂,从横向(级部)、纵向(学科)两条线对居家学习进行指导、监控;干部每日巡视记录,及时汇总反馈亮点和改进建议。

2.闭环管理提高实效。学校每天早上结合各级要求进行任务分解分工,白天跟踪实施,晚上汇报总结,保证了居家学习工作的落实、扎实。

3.屏幕电话联通连心。班级每日早公告、晚小结,各种温馨提示、细致指导、人文关怀,让居家教学有尺度、有温度。教导处每日电话随访,及时沟通协调,了解需求,让家校成为合作的共同体。

复学线下学习阶段:衔接分层,促学生悦动提质

复学后,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基础知识不牢、学生两极分化严重等问题,因此我们努力做好线上与线下的衔接,加强师生的联动,通过“问学式”悦动课堂的实践,提高学习效度。

一、做好线上与线下的无缝衔接

为更好实现居家学习和校园学习的无缝隙衔接,确保本学期教学进度和效度,学校科学评估,精准研判学情、全面推进复学准备工作,制定衔接方案和居家学习学业检测计划,根据学情,研究复学后的教学策略。特别邀请了数学教研员梁青老师进行专题指导,让老师们心中有数,心中有道,科学衔接分层,促进了教学衔接的实效。

二、“四条线”推进,抓实常态化教育教学

1)“阳光教育”,做暖心的育人导师

学校以党建为引领,积极宣传和树立身边师德楷模,弘扬和传播师德正能量。全体教师在榜样的引领带动下,用“积极向上,温暖阳光”的工作状态来感召每一个孩子。

2)“问学式——六环节”模式,施有质的教育教学

复学以来,坚持将“问学式——六环节”教学模式融合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围绕教学主题,始于问题,注重情境体验,在问题驱动下去探究,在探究中解惑、启思、生智、悦情,唤起学生想象力和探究欲,在夯实学习知识的同时,拓展他们的视野,提升他们的学习品质。

3)“分层施教”,行“有梯度”的学科学习

老师们基于学情,分层设置作业,分层进行辅导,有基础、有拓展,关注每一个孩子在原有基础的提高度,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精准施策,力争每一名学生通过复习既查漏补缺、巩固深化所学知识,又在学习能力方面有所提升和发展。

4)“双线融合”,推“有广度”的榉树文化

学校接续居家期间线上教学优势,线上线下融合,通过多样化手段,丰富学生认知,拓展学生视野,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一学期在紧张忙碌中度过了,由于深耕悦动课堂的研究,根植于学生的发展,我们也一路收获。

4位老师的5节课分别在数学、音乐、心理等学科被“时尚市南微课”选取;

3位老师分别在体育、语文、心理学科出区域公开课;

1位老师录制的《小篮球球感球性练习》课程登上学习强国平台;

3位老师分别在语文、科学、心理学科在市南区教研活动中进行经验分享;

语文学科针对居家学习出现问题及解决策略不仅被小学语文省教研活动中被选用,还出现在市、区专题微信中,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

与此同时,疫情之下老师们个人的信息技术运用、有效交流互动、精讲精练、学情分析等方面都在实实在在的收获和进步,因为大家在不断的思考,不断地尝试。

但是,我们也看到疫情让信息技术使用在教育上发挥的作用前所未有,如何在后疫情时段借力线上技术手段,促进线上和在线下教学的融合,发挥双轨并行的作用还需要我们研究探索。

相信,有了对教育教学的初心和思考,我们也更有信心在自己的专业发展上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