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青岛贵州路小学手机入校管理规定 (意见稿)

发表时间:2021-09-22 阅读次数:210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为认真落实文件精神,切实加强手机管理,引导孩子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引导学生注重保护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特制定手机管理相关规定。

一、形成教育共识

组织全体老师学习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通知》的精神,明确学生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确保手机有限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

二、加强教育引导

坚持“立德树人”,“五育融合”,通过国旗下演讲、班队会、健康教育课等多元课程,发挥课程育人功效,对学生进行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宣传教育。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使用手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

三、科学推进管理

通过家长调查问卷摸底,了解目前学生带手机进入校园的人数、原因和家长的态度和建议,并进行分析,为学校出台手机管理办法提供依据。

四、细化管理办法

1.有限带入校园

学校告知学生和家长,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关机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班级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2.手机日常管理

手机管理与班级学生自主管理相结合。班级制定具体办法,明确统一保管的场所、方式、责任人,提供必要保管装置。

学生可以带电话手表跟家长保持联系,但家长要锁定使用电话手表的时间段,不能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

3.畅通家校沟通

建立班主任沟通热线向家长进行公开,提供家长便捷联系学生的途径,解决学生与家长特殊通话需求。切实让手机拿得起、放得下、管得住、用得好。

4.加强教学管理

加强课堂教学和作业管理,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强制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五、做好家校沟通

学校要将手机管理的有关要求告知学生家长,讲清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督促家长履行教育职责,配合学校让孩子合理使用手机,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六、强化督导检查

学校将手机管理情况纳入日常巡查、监管范围,确保要求的全面落实到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