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这本书是当代教育家李希贵在新课程背景下奉献给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新作。书中用非常平实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一个他曾经实践过、经历过的小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能读出他对教育的独特感悟和思考。
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语文老师,他在书中说:“长期以来,用数理化的教学方式进行语文教学,已经严重违背了语文教学的规律,训练代替不了积累,没有大量的诵读、感悟和体验,语文水平就不可能得到提高。”书中还引用了东晋大诗人陶渊铭说过的话“好读书而不求甚解”。“好读书”,也就是广览博读,正是学好语文用好语文的必由之路。而今天的语文教学实际情形却走的是与之相反的路:不“好读书”,而好求“甚解”,这正是当前语文教学的最大弊端。面对这种情形,他大胆实行了语文实验室计划,这种开放式的阅读和写作,把阅读的权利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拥有了学习的自主权。
身为一名教师(一位孩子的妈妈们),我也感同身受,为了所谓的提高学生成绩,我们只顾眼前的利益,把学生大量的时间用在机械、重复的练习上,课堂上大量的讲解挤占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老师的辛勤付出换来的是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作为一名教师,我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习兴趣充盈学生的心灵,让学习使学生成长的岁月充满快乐,引领孩子们走进丰富多彩的世界,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责任。广泛的兴趣是一种积淀,是一种积累,更是一种应用。让孩子广泛地涉猎各个学科,在他们丰富多彩的儿童世界里,有着自己懵懂的感悟,在他们无忧无虑的少年中,有着自己对世事的评判和积淀。
读完此书,我的又一个感受是:作为一名美术教师,除课本知识外,更应该博览群书,涉猎音乐、数学、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心中没有渊博的知识怎么能够在课堂上旁征博引,引领学生进入知识的殿堂。
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这是读此书的第三个收获。李希贵老师在书中说:“学会用生态的多元的观点来看我们的孩子,我们就会发现大树有大树的风采,小草也有小草的魅力。地球正因为生物的多样性,才显得如此生机勃勃、如此美轮美奂。”“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 反思我的教学中,学生难免会犯错误,有些错误甚至会很“严重”,有时我可能会严厉的批评一顿,有时我也会束手无策……看一看李希贵的做法,他没有轻易做出结论,也没有盲目批评教育,而是对学生的行为进行了保密、然后、调动家长、参加课外活动等方法,帮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改正了错误。他的教育方法无疑是成功的,他没有用是非观念判断学生,也没有用道德的标尺衡量学生。他告诉我们:在教师的心目中,不应该有坏学生,只可能有心理不健康的学生。
不能再用单一的学习成绩去评价每个学生,尊重孩子的个性、特长,为孩子提供自由广阔的发展空间,让孩子的精神生命能够自由呼吸。通过我们的学校教育,让学生充满自信,这是我们每一个做教师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