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李希贵

发表时间:2011-10-21阅读次数:474
  这书是《中国当代教育家》丛书中的一本。有三条线索,一条线是教学线,主要是写语文教改的起因和过程。因为我本身就是一位语文教师,到现在我还为没有把“语文实验室计划”做到理想状态而忐忑不安,说真话,我正在寻找机会,为把这个国家“特级教师计划”做得更好而创造条件。第二条线是教育线。主要是写了我的学生观的变化。在这一点上本书是《中国当代教育家》丛书中的一本,该丛书以宣传当代教育家事迹、反映教育家成长和促进教育改革发展为宗旨。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教育家?本系列丛书将会让读者体会到,教育家并不神秘,他们也是平凡的、平常的教育工作者中的一员;他们也会有一些缺点和不足,甚至可能因为大力推进改革创新,某些缺点和不足更容易表现出来。但是,作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教育家又是不平凡的,他们为教育改革创新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目录
楔子 不是教育的教育
爱书的爷爷
父亲和母亲
鼓励的效应
连环画的魅力
工地的体验
亦师亦友
第一章 乡村中学
一、教育,从平等开始
教师完全可以道歉
学生不需要假分数
还有比抓小偷更重要的事情
二、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
辅导不了的语文
《从“地下图书馆”到“每天10分钟”
    下面推荐 第一章 乡村中学
  回想走过的路。我至今难以忘怀高密四中。位于山东高密双羊镇的那所乡村中学,是我教育生涯的第一个驿站。在这里,我从一个语文教师千起,开始了对教育的实践与感悟,奠定了我教育理想的底色,我越来越清楚的是,教育的本质是解放人——包括人的智力和心灵、思维和情感,而不是束缚人、压抑人、限制人。
  一、教育,从平等开始
     教师完全可以道歉
     1980年12月,大学毕业的第二天.我来到了坐落在潍河东岸双羊镇的山东省高密县第四中学.开始了我的教学生涯。
     这是一所只有9个教学班的农村高级中学,招收的学生大多是农民子弟,学校在当地以吃苦耐劳声名远扬,“严格、严肃、严谨”的“三严”精神。是学校引以自豪的传统。
      报到的时候,正是县里召开高考表彰会议的前夕。四中被指名在会上介绍经验,典型材料还没有写好。校领导一见来了个中文系毕业的大学生,二话没说,就把写材料的任务压给了我。这下可难坏了我,不用说总结高考经验,就是让我谈谈教学常规也不见得在行,再加上人生地疏,对情况不熟悉,这经验可怎么总结?可能当时的脸色挺难看,领导一个劲地安慰我说,不要紧,材料的框架县里都给定好了,就是3大块:管理要严格、教育要严肃、教学要严谨。只要把握这个大路子,就没什么大问题。没有退路,我只好把能够搜罗到的关于四中的文字材料,搬到我的宿舍。然后仔仔细细地阅读、体会。拼发几天,算是完成了任务。

 

 

 

山东省青岛天山小学 www.ts.qdedu.net 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宁国二路18号 邮编:266071 电话:0532-8597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