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一、 背景知识了解,为学课文做铺垫
1. 课件出示:中国地图。
2.谈话:同学们看,这是什么呀?那我们一起在地图上找个地方吧!来找西藏自治区,再找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
3.现在我们一起走进拉萨,去欣赏那里别具风情的迷人风光!(课件出示:拉萨简介,以及一些拉萨的图片)
二、揭题质疑
1.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仰望拉萨与别处不同的天空。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学生质疑。
3.大家闭上眼睛,跟着老师一起神游拉萨,去领略它与众不同的天空。范读课文。
4.谁能说说拉萨的天空怎么与众不同呢?出示填空:( )的天空
三、初读整体感知
1.自己默读课文,圈画出生字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将课文读通顺,将不懂的词标注出来。
2.检查生字词。纯净 明洁 忍心 透亮 圣地 窗帘 对照 湛蓝 蓝晶晶 依山而建 雄伟 奇妙 映衬
指读,开火车读。注意纠正字音,像翘舌音:纯、忍、圣、窗。
3.检查长句子。
经过自己的读书,你现在想说拉萨是( )的天空。
四、精读感悟
学习第一自然段。
1.书上是怎样写拉萨的天空的?
(出示句子: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齐读句子。
2.“湛蓝”是什么意思?(深蓝)那“透亮”是什么意思呢?谁见过“蓝宝石”?它是怎样的?
3.多么透亮啊!大家一起将想象到的感受到的景象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吧!
过渡:拉萨的天空第一段总写湛蓝、透亮,二至四自然段又是从哪些方面具体赞美拉萨天空呢?
学习二自然段。
1.请大家读读课文第二小节?从哪个角度描写天空的蓝?
2.(出示句子: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指名读。
3.“纯净、明洁”是什么意思呢?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这两个词。你能读出天空的纯净、明洁吗?(板书:纯净 明洁)
4.作者用对比手法,白云与天空的蓝相对照,突出了天空的纯净与明洁。齐读句子。
5.大家再找找还有哪个句子写得非常妙,写出了天空非常的纯净?(出示句子: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
6.用动作表演“掬”,现在蓝天就在眼前,你想不想掬一捧蓝天来洗洗你的脸呢?
你感受到了什么?你能读出这样的感受吗?
7.天空多么湛蓝啊,多么迷人啊,离我们这么近,课文还有哪个句子也能表现出人和天是如此地亲近? 仿佛所有的事物都被这蓝所浸润、包容,自己离蓝天很近,谁来读一读这个句子?女生读。
8.拉萨的天空蓝得这么美,这么纯净,大家一起读课文第二节,读出自己的感受吧!
9.在熟读地基础上指导背诵。
五、学习生字
1.观察“妙、纯、线”交流记忆方法。提示用换偏旁的方法。
2.指导描红仿写。
3.完成写字书。
六、作业
熟练背诵一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拉萨的天空》,谁能有感情地朗读。
2.拉萨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第一自然段总的介绍了它的特点。第二自然段用对比的方法写出拉萨的天空蓝得纯净、明洁。谁能背诵?
二、精读感悟
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拉萨的天空湛蓝、透亮、纯净、明洁,美得无法形容,面对这么湛蓝的天空,这么神秘的天空,你会想些什么呢?
1.(出示第三段)谁能读出你的所思所想?指名读,男生读。
2.(板书:不忍移开)感情朗读,读出你的神往、你的不忍移开。
学习第四自然段。
过渡:拉萨的天空蓝得让人神往,同时,布达拉宫也带着神秘得色彩向大家走来了。
望着蓝蓝的天空和蓝天下碧绿的草地,面对雄伟的布达拉宫,你想说些什么呢?
那我们一起用朗读告诉拉萨吧,齐读第4节。(板书:蓝晶晶)
师补充:如果缺少这天空的衬托,布达拉宫一定会失去一半的美丽。
3.品读二至四自然段。
这三个自然段从三个角度赞美了拉萨天空的蓝,是对第一段的具体说明。
学习第五自然段。
过渡:这样美的天空作者也有千言万语,在这里都汇成了一句话请看第五段。
1.齐读第五自然段。
2.理解第五自然段。学着用比喻句。
(1)哪句话你感觉写得最奇妙?(根据自己的感受画句子)
(2)窗帘是在什么地方用的?(房间里)
(3)这句话中把什么比作窗帘?
(4)找找文中还有哪句也是这样的句子?
三、诵读课文,表达美
四、作业布置
做导游向家人介绍拉萨的天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