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教授的讲座,知识广博、视野宽广、幽默风趣,声情并茂,报告中毛振明教授用丰富的案例,幽默的语言向我们分析了“课程改革的趋势”及“一节好的体育课应该怎么上”。
好的体育课究竟是什么样的?毛教授指出好的体育课的标准:懂、会、乐、练. 教师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上好体育课?老师要具备的素质,是与一节好课的标准相对应的,也要“懂、会、乐、练”。 上好这样的一节体育课,对教师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懂”就是让学生懂得如何锻炼身体。第二个是“会”。主要是帮助学生学会技能。第三个是“乐”,老师首先得自己弄明白什么是运动乐趣,然后才知道学生的乐趣在哪里。以足球为例,踢进球了学生才有乐趣,踢不进去就没有乐趣,就不踢了。乐趣是什么,乐趣就是竞争,乐趣就是表现。但乐趣不是嘻嘻哈哈。我们主张的体育教学就是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经历磨难,经历挫折,但最后一定能享受到成功乐趣的教育活动。我们反对那些没有成功体验,只感受到无趣和失败的体育教育活动。同时,我们也反对那些表面上看着有乐趣,但没有实际意义的肤浅的教学。第四个就是“练”,教师一定要让学生锻炼身体,要有一定的运动量。比如教单杠中的引体向上,肯定有些学生上不去。没关系,你先让学生做做俯卧撑,练练臂力。学生的肌肉发达了,做单杠练习就没什么大问题了。
总之,好的体育课的要素,一是要抓紧任何一个细节对学生进行身体训练,学会生活中的技能,不能淡化技术教学,教会学生科学的锻炼方法;二是一定要把保健、营养、安全(防火)和救护知识(溺水)等引入课堂。第三,上课气氛和谐(紧张而活泼),就是学生上完这节课后,感觉很有收获,很高兴,期待着下节体育课的到来;第四,一节好的体育课一定要有一个适宜的练习密度和适宜的运动组合。密度太小,基本都不练,都在那里站着,就不是好的体育课。练了半天汗都没出,也不行。反过来,密度太大,学生一直在哪里喘,太累了,接下来的文化课都上不了了,这也不是好的体育课。第五,在体育教学中要渗透德育教育。不时有体育行为规范的提醒和教育,对学生所犯错误有批评,重视学生身材、体态和体姿。第六,并想清楚为什么教体育,是为学生终生体育教,为老百姓一生健康长寿教。第七,教师要有真本事。如何上好一节体育课,如何当一个好的体育老师,听了毛博士的演讲,我明白了很多。
讲座中,毛教授出示了这样一组照片:在日本某小学的操场上,学生穿着短衣短裤在高高的器械上攀爬。在我们的校园中,早已不再有这一项目,因为我们怕出现危险。其实,体育是安全的。在日本学校,体育支架的定位,器械的粗细,绝对是根据儿童特点来设计的;体育防护器械的高低、颜色、距离等都是经过精心测算的;体育老师会教给孩子们每一项体育防护技能,孩子们懂得在攀爬时需掌握的技能,再看孩子们爬的器械下方的沙土,里面干干净净,别说玻璃渣、铁片,就是细菌都少得可怜。因为下雨天,体育老师会穿着雨衣出来拿着铁锹翻沙土,让沙土中的细菌随着雨水翻到下层。当太阳出来的时候,老师又会拿着铁锹翻动沙土,让沙子在阳光的照射下杀菌!多么敬业,用心、尽职做好一切防护措施,就可以预防事故发生。这是体育的责任!
看着一张张鲜活的图片,联想我们现实的状况,我不得不深思:不能因为怕出危险,而人为的使孩子们缺失那种天然的、本能的体育技能。首先是我们心中体育责任的确立。它应是教师告诉孩子如何防范,如何进行自我保护;教给孩子体育技能,通过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通过锻炼来谋求真正的安全;把生活中现实要发生的事例当成活的教材,真正训练并起到教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