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美术教案

发表时间:2012-03-22阅读次数:991
    
课题
衣架的联想   
课型
造型 表现
课时
2
教材
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以生活中最常见的衣架为创作的题材,启发学生联想,进行思维训练。利用衣架联想激发学生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创新。训练学生以衣架的特征为联想的触发点,按相同、相似归类引发联想,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考虑问题。利用衣架的基本形状,指导学生运用多种辅助材料、多种方法进行设计,制作出新奇有趣的作品。
教学目标
双基目标
使学生知道根据生活中衣架的形状特点,经过想象、设计、加工可以制成新的作品。
使学生学会利用生活中普通的衣架,通过联想、想象,制作成新奇有趣的作品。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动手制作过程中,学会综合使用材料,增强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设计思想,勇于展示自己的个性。
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
根据衣架的形状特征进行设计,通过联想、想象,利用多种方法制作成新奇有趣的作品。
 
教法难点
巧妙利用衣架的形状设计制作。
 
教具
 
课本、课件、范作、制作材料、各种衣架
学具
。课本、旧衣架、制作材料(剪刀、双面胶、透明胶带、彩纸、彩带、用于造型或装饰的各种废旧材料和其他辅助材料……)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新课
1.放映教学课件。(课件内容:各种用衣架制作的作品。头饰、吊饰)
2.学生观看课件,思考问题。
问题:
①这是什么?用什么材料做的?
②选用了哪些辅助材料?
③作品有哪些新奇有趣的表现?
3.学生观看后,相互议一议自己的感受。
师小结:普通的衣服架子经过人的奇思妙想,能变成各式各样漂亮有趣的艺术作品,让我们也来做一做吧!
4.出示课题:衣架的联想(板书课题)
二、经历探究过程,学习新知识
1.同学们最好能想出称得上奇思妙想的设计来,让我们来看看艺术大师毕加索的绝妙设计吧!
引导学生欣赏《牛头》,分析“奇思·妙想”,同时在大屏幕上再现雕塑作品《牛头》,仔细观察。
2.师:瞧,自行车上两个普普通通的部件经过毕加索的奇思妙想,就变成了这件艺术品。你知道这件作品用了自行车上的什么部件吗?
3.指名学生答
生:牛头上的牛角是自行车的车把。
生:牛头是自行车的车座。
真是想得奇,用得妙,这就是奇思妙想!
让我们也来试试奇思妙想吧!
4.师拿出示各种衣架
①你能不能像毕加索先生一样,变换一下思维方式,发挥想象力,使它成为一件艺术品呢?
②师在大屏幕上出示衣架同种衣架的不同角度,启发学生根据衣架的样子进行联想。
问:根据这个衣架的形象,你联想到什么?它像什么?可以做成什么?小组讨论交流。
课件出示与衣架形象相似的实际生活中的形象图片,启发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进行联想。
学生答:这个衣架像弓,像雨伞,像牛角……
除了这些,说一说你还有什么新的想法?(奇思妙想)
出示学生作品,进一步启发学生进行想象和构思。
5.出示各种不同形状的衣架,启发学生针对不同形状衣架的联想设计,进一步开阔学生思维。
6.组织分析学生作品,教师示范:
师把学生作品在大屏幕上显示,并进行分析。
问题:
小组讨论分析作品怎样设计制作成的。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本着先构思,以及先主后次的制作顺序来分析制作步骤)。
用了哪些辅助材料?效果如何?(体会各种辅助材料的效果,思索如何巧妙合理地利用辅助材料 。)
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总结:①构思  ②制作  ③组合  ④装饰
利用已制作好的零件演示制作步骤。
教师利用衣架和旧纸盒,制作一个鹿头。
学生分析制作步骤及要点
三、在实践中应用新知
1.了解了制作步骤,又欣赏了这么多优秀的作品,还做了衣架联想练习,课上到现在,同学们心中一定有了自己的奇思妙想。
师布置制作要求:请你利用各种辅助材料把衣架制作成新奇有趣的作品吧。同位合作可以成倍提高制作速度,为深入创作争取了时间。
2.教师巡回辅导,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及时向有困难的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
重点指导:
①    确定设计形象和内容,
②    协助分工。
③    选用恰当的辅助材料加工制作。
④    组合及装饰技巧。
四、小结:总结本节课学习及作业情况。学生互评,教师指导
你感觉这件作品设计得效果好么?好在那些部分的设计上?你有什么收获?
师提出评价要求:①造型新颖,②制作精细,③巧妙使用材料。
展示学生作品,全班同学欣赏参观作品,并请制作者介绍自己的作品,自评作品。
学生互相评价学生作品,让学生相互评价不同的作品的优点、缺点,可以提出不同的设计理念,发表不同的看法。
教师评价:
注意给有进步的学困生以及时的肯定和鼓励。
注意及时评价作品中设计制作亮点。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稳定学生情绪,组织学生将学具科学摆放。
二、回顾
师生共同总结上节课同学们的成绩与所存在的问题。
出示优秀作品供学生欣赏分析。
这件作品好吗?好在哪些方面的设计上?
通过观察比较了解同学们是如何想象的。
三、深入启发
想一想自己的作品还可以添加哪些设计?
怎样设计会使自己的作品更完美?
欣赏课件提供的参考资料,深入思考自己作品改怎样进一步完善。
四、学生继续创作完成 
教师巡视,及时展示设计大胆和作品效果好的学生,进一步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取长补短互相学习。
及时向有困难的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
五、评价学生作品。
师提出评价要求:①造型新颖,②制作精细,③巧妙使用材料。
展示学生作品,全班同学欣赏参观作品,并请制作者介绍自己的作品,自评作品。
学生互相评价学生作品,让学生相互评价不同的作品的优点、缺点,可以提出不同的设计理念,发表不同的看法。
教师评价:
注意给有进步的学困生以及时的肯定和鼓励。
注意及时评价作品中设计制作亮点。
六、拓展与创新
1.播放课件,欣赏其他废旧物品制作的美观实用的艺术作品。
2.人类的生活中,每天都会产生很多废旧物品,我们的环境越来越
难以负担这么多的废品。希望同学们能好好利用自己的创造能力,把生活中的一些废旧用品“变废为宝”,制成美化环境的艺术品,减轻环境负担,为环保事业献上自己应尽的一份力量。行动起来吧,生活会因你的努力变得更美好!
 
 
 
 
教学设计意图
利用课件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设问题情景,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学生自主探索获得新知的基础,使学生初步了解了衣架的联想方法。
学生通过欣赏毕加索的《牛头》,了解奇思妙想的含义,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讨论
教师启发
 
通过对衣架进行联想,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把衣架联想成新的形象,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乐趣。
 
教师绘出几副设计图。
学生讨论交流,互相启发、联想。让学生了解同一个衣架可以根据不同的联想制作出几种作品,从而开阔思路。
通过联想训练,了解各种衣架和辅助材料的巧妙组合,启发学生创新设计及创新制作。通过课件及教师演示,让学生了解材料的使用方法,启发学生巧妙地利用综合材料,相互借鉴,激发学生的制作兴趣。
 
 
 
 
教师巡视,及时鼓励设计大胆和作品效果好的学生。通过学生之间共同制作完成,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能力及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
通过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取长补短,相互启发,初步训练学生的评价能力。
 
 
 
 
 
 
 
 
 
 
 
 
 
 
 
 
鼓励学生积极创新,争取深入设计让自己的作品精益求精。
 
 
 
 
 
 
 
 
 
 
 
 
 
通过欣赏废品制作的艺术作品,了解生活中还有很多废旧物品可以通过联想制作成艺术品,同时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
 
 
 
 
 
 
 
 
 
 
 
 
 
 
 

板书设计:
 
 
衣架的联想
 
 
形的变异      添加装饰
 
 
 
课后反思:
 

 

 

 

山东省青岛天山小学 www.ts.qdedu.net 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宁国二路18号 邮编:266071 电话:0532-8597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