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领域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梳理

发表时间:2012-04-09阅读次数:1908

 

生命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它以生命为研究对象,以培养全体学生的生命科学素养为主旨,教育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热爱自然,形成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等观念。本课属于三年级下册《我们的身体》单元,其教学目标是完成小学生对生命世界兴趣的进一步延伸,从对花草树木的认识过渡到对整个生命世界的兴趣,从对生命现象和食物的表面开始发展到对生命内部特征及机能的认识。本课以人体骨骼组成为切入点,通过猜想、假设、观察、体验等方法,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加深对人体骨骼的了解,具体获知骨骼的分布和作用以及骨骼保健的相关知识。课程实施以基于知识储备的观察思考为重点,综合运用了探究发现、信息搜集、小组讨论、现状调查等多种教学方法。现结合生命科学领域教学的特点,主要进行探究发现板块的一些方法梳理。

1.解暗箱:对探究活动中不能直接感知的内容,根据部分可感知的外部情况,以间接方式推断出来。

开课的导入引导学生通过“触摸”获得信息推断未知物体;那么,在了解骨骼分布与形态特征时,学生便能直接用到这种“解暗箱”的方法,对于不能亲眼看见的对象,利用其它渠道获取其特点,进行合理的推测,达到探究目标。

2.生命形态观察归纳法:对生命现象、生物体的结构和生命过程等进行直接的观察与描述。

 

 

 

山东省青岛天山小学 www.ts.qdedu.net 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宁国二路18号 邮编:266071 电话:0532-8597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