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蝈蝈和蛐蛐》备课

发表时间:2012-05-09阅读次数:260
课 时 备 课
课题
     蛐蛐和蝈蝈
课型
新授
教材及作品分析
《蝈蝈和蛐蛐》是一首叙述性的诙谐歌曲。歌曲以拟人化的手法,讽刺爱“吹牛”的“蝈蝈”和“蛐蛐”相互吹捧、相互比说大话,他俩“越吹越得意”“越侃越入迷”,到头来都成了大公鸡的盘中餐。以此来告诫人们,要踏踏实实、千万不能浮浮夸夸,要做一个诚实的人。
歌曲的曲调汲取于北方戏曲(如京戏)、说唱(如评剧)的音乐素材创作而成。全曲以
“ ”这样一个乐节为动机而展开。歌曲以内容的情节发展而分为三个乐段。第一乐段8小节,四句组成。每句2小节。介绍两个人物“蝈蝈”和“蛐蛐”,他俩一唱一和开始“吹牛皮”。词曲结合贴切,平稳而带有叙述性。第二乐段是中间带有反复记号的部分,9小节(包括说白的1小节),也是2小节曲调为一句,曲调由第一乐段的动机
“ ”倒逆为“ ”而展开,以说唱的形式各自吹虚自己的本领。第三段是最后的13小节,由六句组成,基本是2小节一句。(但倒数第5小节的“ ”是3小节一句)这是全曲的高潮部分,音乐节奏拉宽,带有戏曲的拖腔味,表现二位吹牛大王,越吹越大,正在洋洋得意之际,音乐突然出现一个前八分休止符,转入另一个情境:“走来一只大公鸡”,用连续七个四分音符:
“ ”形象地把公鸡“一口一个”把它俩全吃了。风趣而完满地结束了这一闹剧。
歌曲以趣味性与论理性为一体,学生在演唱时可以发挥自己的想像,表现这小哥俩的丑态,边唱边演去体验音乐的诙谐性。
教学目标
蕴含
情感
感受体验我国民间艺术宝库里戏曲京剧风格与韵味,进一步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获取
知识
    用风趣、幽默、诙谐的情绪表演《蝈蝈和蛐蛐》。
提升
能力
培养学生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课前
准备
电子琴、教学光盘、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思路预设(过程与方法)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二、表演《蝈蝈和蛐蛐》
 1、全班一起边听《都有一颗红亮的心》边跟着哼唱做动作。
 2、师:今天老师带来一首歌,听听这首歌曲和我们刚才所表演的京剧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3、听录音范唱《蝈蝈和蛐蛐》。学生回答。
4、师简介:这首歌的曲调汲取于北方戏曲和说唱的音乐素材创作而成,是一首非常有趣的一首歌。(板书课题)    
5、教师范唱
学生思考:歌曲讲述了什么内容,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生:讲述了爱吹牛的蝈蝈和蛐蛐,它们俩互相比说大话,到头来都成了大公鸡的盘中餐。以此来告诫人们,要踏踏实实做事,不能浮夸,做一个诚实的人。
6、自主听唱
(1)学唱第一乐段
师:歌曲分为三个部分,我们称三个乐段,跟老师分乐段来学习。   生:(随琴跟唱一乐段)
师:“吹牛皮”的旋律5 5 5上面的音乐符号大家还记得吗?    生:记得,是跳音。
师:有跳音的地方怎样演唱?    生:试唱
(2)学唱第二乐段
师:“别着急”的后面有一个什么符号?
生:二分休止符,休止两拍。(教师指导演唱,注意休止部分)
师:这一乐段主要表现的是它们俩个相互说大话,很风趣,要唱出它们的得意劲。
生:(边表演边唱,注意说唱部分的狂妄语气。)
师:老师也想表演一下这一乐段可以吗?
师:(可以稍夸张表演)生:(边唱边表演)
(3)学唱第三乐段(师弹琴生跟着唱一遍)
师:没想到走来一只大公鸡前面恰当运用了一个八分休止符,弱拍起唱,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大公鸡来的突然,要把半拍休止出来。
师:下面听老师唱一遍第三乐段,听一听老师唱的与大家唱的有什么不同。(范唱第三乐段)
生:“一口一个把小哥俩”这一句不同。
师:老师是怎么唱的?谁听会了?
生:(试着唱一唱,并完整演唱本乐段)
(4)带着演唱情绪完整演唱全曲
7、伴奏
师:现在拿起你们手中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你认为在哪里加伴奏合适你就在哪里加,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生:边唱边为歌曲伴奏。
8、分角色设计表演
师:以同桌为小组,分角色为歌曲设计表演。
生:(小组设计并表演)
师:老师这里有两个头饰,蝈蝈和蛐蛐,哪一组想到前面来展示自己?      生:(台前展示)
三、评价总结
1、学生自评
师:你觉得自己本节课表现的怎样?哪个环节表现的好?好在那里?如果不好,哪里不好?以后怎样表现?
生:进行自评
师:老师也想评价一下自己(教师自评)
2、教师小结
 师:本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蝈蝈和蛐蛐》,也学习到了好多中国的文化知识,回家后学习一小段地方戏下节课唱给同学听。
 
 
 
 
创设情景激情导入,让学生在充满京剧音乐的氛围中开始上课。
 
 
 
 
 
 
这一乐段比较难唱,节奏型较难掌握,通过老师的范唱让学生感受听辩并找出自己唱错的地方,这样学生的印象较深,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听辩能力,同时轻松解决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节奏感。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给学生展示的平台。
 
 
 
 
 
 
 
 
能够正确地评价自己,找出自身不足及改进的方法。
 
作业布置:             
把《蝈蝈和蛐蛐》唱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目标达成分析
 
 
 
 
跟进思考
 
 
 
 
 

 

 

 

山东省青岛天山小学 www.ts.qdedu.net 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宁国二路18号 邮编:266071 电话:0532-8597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