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音乐《摇篮曲》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12-05-10阅读次数:803
 
课题
摇篮曲
课型
新授
教材及作品分析
    《摇篮曲》是奥地利作曲家、“歌曲之王”舒伯特的著名代表作之一。这是他19岁时以克劳蒂乌斯的诗谱写的。歌曲为带再现的两段体结构。每个乐段分为两个乐句,每乐句都是4小节,因此结构十分规整。第一乐段的两个乐句除句末终止音外,基本相同。旋律以级进为主,节奏平稳而有规律,歌曲充满了温馨、静谧的气氛。第二乐段开始时,出现了一个由附点四分音符构成的附点节奏 “X.X”,突出了“摇”的感觉,加上装饰音的运用,与前面的音乐形成了小小的对比,使歌曲洋溢着母亲对孩子无限温存慈爱的万千柔情。第四乐句是第二乐句的完全重复,使歌曲前后呼应,自始至终处于安详柔美的意境之中。
教学
目标
 
重点★难点▲
蕴含
情感
    感悟歌曲蕴含的情感,深化音乐体验,激发歌唱情感。
获取
知识
    1、用柔和、甜美、舒缓的歌声及气息连贯的方法深情地演唱歌曲。
    2、了解舒伯特的艺术人生及在世界乐坛上取得的辉煌成就与贡献。
提升
能力
    感受《摇篮曲》的曲式结构、体裁形式、旋律风格。
课前准备
    录音机、琴、教学光盘、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思路预设(过程与方法)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二、进行新课
    导入
    教师:老师非常高兴今天和大家一起来上这节音乐课,我们一起来学一首好听的作品、听一个好听的故事、还有了解一位才华横溢的音乐家,你们有兴趣吗?
    学生:有
1.聆听东北《摇篮曲》的片段
    教师:先请大家听一首歌,听后请大家说说歌曲的速度、情绪是什么样的。(播放歌曲东北《摇篮曲》的片段)
    学生:速度:缓慢的  情绪:优美抒情的。
    教师:这样的音乐适合小宝宝入睡。(出示一张妈妈哄孩子入睡时的温馨的图片)大家平时有没有的睡不着的时候呢?
    学生:有的
    教师:你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数绵羊、听音乐...
    教师:老师的方法就是听音乐,听舒缓的音乐,使绷紧的神经得到放松,马上就会进入梦想。
    象刚才老师给大家播放的的这首我国东北《摇篮曲》就非常适合,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首外国的《摇篮曲》,这首摇篮曲是由奥地利的舒伯特创作的。听后请大说说这首歌曲的速度、情绪是什么样的?(播放歌曲课件,出示歌篇)
    学生:完整欣赏作品,听后说出速度:缓慢的  情绪:优美抒情的。
2.聆听舒伯特的歌曲《摇篮曲》
    教师:歌曲的特点说与刚才我们听的东北摇篮曲非常相似,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听听歌曲唱了什么,找一找书上的歌词与录音中放的有没有不同的地方。(再次播放歌曲课件,出示歌篇)
    学生:再次聆听作品,并找出与书上不同的歌词。听歌曲后交流自己的发现。
    教师:为了与录音相统一,我们就以录音中的歌词为主,请大家边听边关注歌词内容。(第3次播放歌曲)
    学生:跟着音乐轻声哼唱作品。
    教师:什么地方不同呢?
    学生:找到答案与大家交流(歌曲第二段歌词中“世上一切幸福愿望”书上是“世上一切美好愿望”)
    教师:为了统一歌词,请看老师的歌谱,这是与录音相同的歌谱(出示正确的歌谱)
    学生:看歌谱
三.学唱舒伯特的《摇篮曲》
1.了解歌曲的结构(培养学生观察力)
    教师:熟悉了作品的内容,我们一起来听听歌曲有几句?我来弹,大家听(教师弹琴)
    学生:判断,一共有四句。
    教师:最后一句与哪句一样?
    学生:观察歌谱后找到答案,与第二句一样。
    教师:第二句与哪句相似?
    学生:与第一句相似。
    教师:哪句的节奏出现变化了?
    学生:第三句
    教师:节奏比开始时显得宽了还是紧了?
    学生:宽了。
    教师:为什么有这种感觉?我们看到什么变化了?
    学生:节奏变化了。
    教师:我们能唱一唱吗?(指导学生唱这个地方)
    学生:唱这个小节  2 .2 3 .2 1|
    教师:如果用符号来标记句子,为了清楚,人们就用a+a1+b +a1的形式来标记。
2.解决歌曲难点:装饰音(运用比较法)
    教师:这句还有一个地方不太容易唱好听,你们听到范唱中是怎样唱的吗?
    学生:有个拐弯儿。
    教师:如果我们不加拐弯儿,我相信大家都能唱准,我们一起来试试看,5 43 2 5|(指导学生唱)
    学生:唱不带装饰音的歌谱。
    教师:现在我加上装饰音来唱,大家感觉到什么?我唱两种,大家听(唱两种都带歌词的),大家感觉哪种演唱更加突出了妈妈对孩子的爱?
    学生:带装饰音的更能突出母爱的伟大、无私。
    教师:你们能把这个小拐弯儿,唱得很准确吗?咱们来试一试。
    学生:唱加装饰音的地方。
    教师:这个地方唱会了,请大家完整唱歌谱。(伴奏)
    学生:听琴完整唱歌谱。
    教师:这样一首短小的歌曲,作曲家在创作时也分了段,大家在学习歌谱过程中,感觉歌曲可以分为几段呢?
    学生:两段。
    教师:歌曲在创作上非常短小、精练,在众多的摇篮曲中显得格外突出,成为摇篮曲中的经典。我想不仅是由于歌曲结构的规整,摇篮曲的特点鲜明,而且也因为歌曲中这种伟大的母爱。你们感觉是这样吗?还有补充的吗?
3.完整唱第一段歌词(运用连贯的气息演唱歌曲)
    教师:我们先来唱歌曲第一段歌词,看谁能唱得入情入境(伴奏)
    学生:轻声唱歌曲第一段歌词
    教师:还可以,歌曲情绪是安静的,优美抒情的,我们在唱时注意歌曲的气息要连贯些。(教师示范怎样运用气息演唱歌曲)
    学生:坐姿、气息调整,以更积极的状态演唱。
4.自学歌曲第二、三段歌词(自主学习)
    教师:我们想唱第二段和第三段歌词吗?
    学生:很想。
    教师:我给大家些时间自己先唱一唱,等会儿我们再齐唱。
    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大家基本没有问题了,我想听听大家怎样运用气息支持来演唱歌曲(伴奏)
    学生:演唱第二、三段歌词。
    教师:妈妈对着睡在梦乡的孩子,愿望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都给他(她),你们唱后还有什么想法?
    学生:我感觉妈妈非常辛苦,希望宝宝快些睡着,妈妈好休息一下。
    教师:你体会的很深。
5.音乐家创作这首歌曲的经历(引发学生兴趣)
    教师:当时的舒伯特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出来这首歌曲的呢?原来这首歌曲与一盘土豆有关,舒伯特有一天漫步在街头,感觉很饿,不自觉的走进一家餐厅,却发现自己身无分文,想找个熟人,也没有。正在这个时候,他发现了报纸上刊登着的一首诗,就是这首有克劳谛乌斯写的诗,于是他就叫侍从招来笔和纸,很快谱了曲。就是这首摇篮曲,于是作曲家就用这首歌曲,换取了一盘土豆,解决了肚子问题。他去世30年后,这个作品卖到了30万法郎。
    学生:惊叹。
    教师:他一生创作了14部歌剧、9部交响曲、100多首合唱曲、567首歌曲,他的朋友说,他把看到的都写成了歌,有时候,一个早晨就写5-6首。而且大部分歌曲成为经典作品,还有些作品,在民间广为传唱。由于他丰富的创作,所以人们也称他为“歌曲之王。”
6.完整演唱歌曲(充满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师:现在我们请大家再来完整的演唱歌曲,要求气息支持、充满感情的演唱
    学生:在教师的伴奏中进行演唱。
三.知识拓展(阶段目标:了解作家的其他作品)
1.欣赏其他演唱形式的《摇篮曲》
    教师:人们处于对他作品的喜爱,这首享誉中外的《摇篮曲》被编为各种演唱形式,请大家听根据这首歌曲改编的合唱。
    学生:聆听合唱《摇篮曲》。
    教师:改编后的歌曲,更加突出了母爱无私的爱,大家学了歌曲之后,不仅学会唱,而且学着理解、热爱自己的母亲。另外他的另一首作品《小夜曲》也是非常有名的。教师范唱其中的片段。
    学生:聆听歌曲《小夜曲》片段,我们曾经在某地听过...
2.进一步了解作曲家的艺术生平
    教师:舒伯特的一生是短暂的,但又是辉煌的,他的很多作品流传至今,请大家看下面这段介绍。(播放影音资料)
学生:观看资料片。
四.教学检测
    教师:大家今天有哪些收获?
    学生:故事好听、歌曲好听、知道了谁是歌曲之王等
    教师:以后有时间我们再给大家介绍他的其他作品,好吗?
五、小结:
    教师:今天我了解到你们每个人都非常可爱,你们学习得非常专心,感谢大家的参与,下课。
 
 
 
 
 
 
师生沟通 建立和谐的课堂环境。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歌曲的速度、力度和情绪,把握歌曲风格特征。
 
 
 
 
 
 
 
 
 
 
 
 
 
 
 
 
 
 
 
 
 
 
指导学生用柔和、甜美、舒缓的歌声及气息连贯的方法深情地演唱歌曲。
 
 
 
 
 
 
 
 
 
 
 
 
 
 
 
 
 
 
 
 
 
 
 
通过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实践,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音乐的意义。充分挖掘了教材中的艺术资源,将音乐家的故事渗透在音乐教学中。
 
 
 
 
 
 
 
 
 
从“情”字入手、积极有效地实施美育、营造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在音乐实践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
作业布置:

找一首舒伯特的音乐作品欣赏一下。

目标达成
 
 
 
 
教学思考
 
 
 
 
 

 

 

 

山东省青岛天山小学 www.ts.qdedu.net 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宁国二路18号 邮编:266071 电话:0532-8597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