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发表时间:2012-06-06阅读次数:243

        

第六单元 大海边——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

实践活动:小小信息员

实践

6-8

 

 

 

 

重点★

难点△

1、★△巩固学过的100以内数的认识、加减法及其它有关知识,并通过实践活动,初步培养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利用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搜集数学信息的活动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应用意识,提高对数学的兴趣。

3、通过动手实践,主动地与同伴合作、交流,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课前准备

教具

课件

学具

学具盒

 

 

 

 

 

 

 

 

 

 

 

       

备注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同学们,老师相信细心的同学一定发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你发现了吗?说给同学们听听。

 

2、同学们的观察能力都不错。今天,老师想让你当个小小信息员,把你们在生活中观察到的数学信息收集回来,与同学们共同分享,愿不愿意?

1)课件出示情境图。仔细观察一下,图中的小朋友都到哪里去收集信息了?

2)交流观察情况:第一组小朋友去学生用品商店收集学习用品的价钱的信息,第二组小朋友在网上收集恐龙种类的信息,第三组小朋友到大海边去收集贝壳、帆船、

 

让学生捕捉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将学生带入想收集数学信息的情境之中,激发了兴趣,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备注

海鸥只数、游泳小朋友人数的信息。

 

二、走进生活,合作交流

1、教师指导,制定计划

咱们班的小朋友想去哪里收集信息呢?小组的同学讨论一下,把你们的想法告诉全班同学。

1)学生讨论去哪里收集信息。

2)班内交流:收集班内同学的体重、身高、年龄、考试成绩、一周内受表扬的次数、每周用的零花钱、上网收集信息、去商店收集信息、去体育课上收集信息……

3)师生共同比较选优:到体育场上收集上体育课班级的人数、学生的身高、体重、跳高、跳远的成绩、扔铅球的成绩、仰卧起坐的次数、一分钟跳绳的次数……

4)小组讨论怎样分工。

5)班内交流分工情况:1号、二号同学负责测量,三号负责记录,四号同学负责小组同学的安全。

6)老师相信各个小组一定会注意安全,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很快地把你们组分工的数学信息收集起来。把收集到的信息用你们喜欢的方法记下来,好吗?

 

2、交流信息,提出问题。

1)每个小组都很快地完成了任务,把你们组收集到的上来介绍给大家,好不好?

2)学生展示收集到的数学信息。

3)看到你们收集到的这些数学信息,有没有问题想问问大家?

4)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让学生自己讨论收集数学信息的渠道没,给学生提供了思维的广阔性。同时,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密切地联系起来,通过对收集到的数学信息进行分析,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备注

5)哪位同学还有什麽想法想告诉大家吗?

6)学生谈想法。体重太重的同学得加强体育锻炼,体重太轻的同学得多注意营养;体育成绩差的同学得加强练习。

 

三、课堂总结,情知共融

大家真不简单,能一起合作收集到生活中的这么多信息,并且还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其实,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会收集到各种各样的信息。课后同学们可以继续去收集一些数学信息,与同学们交流一下,好不好?

 

 

 

 

 

总结所学知识,促进知识建构,情知共融,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尝试收集生活中的数学信息。

 

 

 

 

 

 

 

小小信息员

学习用品    恐龙种类    海边信息

 

 

 

 

 

 

 

 

 

 

 

 

 

 

 

 

 

 

 

亮点采集:

存在问题:

改进措施:

 

 

 

 

山东省青岛天山小学 www.ts.qdedu.net 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宁国二路18号 邮编:266071 电话:0532-8597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