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教案

发表时间:2012-06-11阅读次数:197
课 时 备 课
课题
牧童
课型
新授
教材及作品分析
《牧童》是一首山歌风的江苏民歌。4/4拍,五声羽调式。歌曲的节奏抒展,旋律优美抒情。歌词以童心描绘出蓝天、白云、绿水、青草,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田野风光,抒发了小牧童悠闲放牧的愉快心情。歌曲的第三段至结束全以小牧童牧羊的吆喝声衬词为歌词,巧妙地补充了短小而意犹未尽的情境,使得歌曲的情感得以充分地抒发,给人一种完美的审美感受。
欣赏《牧童》是一首斯洛伐克民歌。2/4拍,C大调。四乐句的一段体结构。
教学目标
蕴含
情感
通过乐器伴奏、演唱、舞蹈等形式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获取
知识
1. 启发学生带者愉悦的的心情演唱优美抒情的歌曲《牧童》。
2. 认识三角铁,学会其敲击方法。 
提升
能力
通过乐器伴奏,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
课前
准备
电子琴、教学光盘、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思路预设(过程与方法)
设计意图
一、激情引趣:
游戏:一天,熊爷爷、熊爸爸、小熊要去散步,听听是谁先出来的?
教师弹琴:
1. xx    xxxx    xx |
2. x     x| x     x |
3. x     - | x    - |
生:听琴回答
小熊
熊爸爸
熊爷爷
师:老师交换顺序弹,听听是谁先走出来的?
4/4  x  xx  x  -  | x  xx  x  -|
xx xxx x  -  | xx xx  x  -|
生:听琴回答(两次是熊爸爸先出来,两次是小熊先出来,每次都是熊爷爷走在后面。
1.请学生为小熊、熊爸爸、熊爷爷编动做。
学生汇报:
小熊拍手、熊爸爸跺脚、熊爷爷晃身。
2.学生用自编的动作读节奏。
3.学生随歌曲《牧童》做自编的动作。
4.教师范唱歌曲,学生用自编的动作伴奏。
二、熟悉歌词:
1.教师范读歌词。
2.学生按节奏读歌词。(xx xxx x  -)
3.学生随音乐做着动作读歌词。
三、学唱歌曲。
1.    教师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牧童》。
2.    学生随音乐学唱歌曲。
3.    学生随琴唱歌曲。
4.   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四、表现音乐。
教师出示打击乐器:碰钟、木鱼、响板
1.      学生选择适合为歌曲伴奏的乐器。
2.      学生设计伴奏型。
如:4/4 o  xx  o  xx||
   4/4   x  o  x   o ||
   ……
学生用自己设计的伴奏方法为歌曲伴奏。
五、拓展:
欣赏捷克民歌《牧童》。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设计的伴奏方法都不错,如果让你将三种乐器同时使用又该怎样设计呢?请同学们开动脑筋,下节课进行比赛。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提供创作的平台,鼓励学生大胆的创作。
 
 
 
 
 
面向全体学生,重视音乐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巩固学过的节奏。
 
 
 
 
 
 
以学生的
 
 
兴趣爱好为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鼓励学生的音乐创作,为学生创作提供宽松的时机。
作业布置:       
把《牧童》边唱边跳给爸爸妈妈看。
 
目标达成分析
 
 
 
 
跟进思考
 
 
 
 
 

 

 

 

山东省青岛天山小学 www.ts.qdedu.net 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宁国二路18号 邮编:266071 电话:0532-8597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