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书目:第56号教室的奇迹:让孩子成为爱学习的天使
推 荐 篇 章:
第一部分 家最温暖
第二章 寻找第六阶段
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P15
第二阶段:我想要奖赏。P16
第三阶段:我想取悦某人。P18
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P19
第五阶段:我能体贴别人。P21
第六阶段: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P22
荐文 赏 读 理 由:
“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这是本书奇迹之所在。
“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说简单,做不容易。雷夫老师在其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中不断审视、反思、尝试,逐步认清了人生使命,建立了自己的教育信念,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教育思想。
雷夫老师对孩子的爱,在书中随处可找。应该这样说,爱孩子,是他获得成功的关键。一名好教师要成长,必须得善于反思和总结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思想,这是教育的大智慧。
雷夫老师认为,老师可以带班级,但决定这个班级优秀或平庸的是班上的学生。他总结出了教育的“六个阶段”: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这一阶段的思维是以恐惧为基础的,而我们要孩子们有良好行为表现的最终目的,是让他们相信这么做是对的,不是因为害怕惩罚才去做的。第二阶段:我想要奖赏。用奖赏的思维鼓励学生完成作业。但这样,学生的交作业方面做得很好,却对作业的内容理解得很少。雷夫说:用礼物或金钱换取孩子良好的行为的做法很危险,要让孩子知道,行为得宜是应该的,不需要给予奖赏。第三阶段:我想取悦某人。不要让孩子整天忙于讨好老师。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能做遵守规则的孩子也好,其实,有时可以超越规则。第五阶段:我能体贴别人。学生做到这一点是让人欣慰的,可是做到这点是很难的,雷夫的学生却做到了,受到了代课老师的好评。第六阶段: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雷夫用了好几个方法来教学生第六阶段。他用很多真实的感人的故事教导他的学生,让学生认识到哪些行为是对的,而且一直那样去做。
《第56号教室的奇迹》是一个充满惊讶和感动的过程。虽然国情不同、文化背景各异,但我们从这位具有超凡的勤奋和卓越的教育才能的老师身上,发现了中美教育的许多相似之处。这有助于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教师职业的确是一项非常特殊的职业。
正是由于雷夫老师为学生人人树立了“成功无捷径!”的信念,使他的学生自愿牺牲业余时间,自愿放弃自己钟爱的电视节目,收起最爱玩的游戏机,每天早上提前两个小时到校进行学习,甚至主动要求周六、假期到老师家学习。这群平凡的学生在一个充满爱心与智慧的老师的培养下,在“成功无捷径”信念的支持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
他的独特的教育方式和班级管理形式,值得我们实践和探讨,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反思、探讨、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