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备课3-1——六年级数学组崔爱芳

发表时间:2012-06-11阅读次数:111

        

比例的基本性质

 

新授

3-1

 

 

 

 

重点★

难点△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在探索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3.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课前准备

教具

多媒体课件

学具

课本、练习本

 

 

 

 

 

 

 

 

 

 

 

 

 

 

 

 

 

 

 

 

 

 

 

一、复习导入

1.谈话:上学期我们学过了有关比的知识,说说你对比都有了哪些了解?

学生可能回答:比的基本性质、求比值、化简比……

谈话:今天我们要学的知识也和比有着密切的关系。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青岛都有哪些产品非常有名?(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回答)青岛啤酒享誉世界各地,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去探索啤酒生产中的数学(出示情境图)。

出世课件:这是一辆货车正在运输啤酒的主要生产原料——大麦芽。

这是它两天的运输情况:

 

 

设计意图与反思

 

 

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 引起了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让学生“温故”而“启新”,为新课做好准备。

 

 

 

 

 

 

 

 

 

 

 

 

 

 

 

 

 

 

 

 

 

 

 

 

 

 

 

 

 

 

 

 

 

 

 

一辆货车运输大麦芽情况

 

第一天

第二天

运输次数

2

4

运输量(吨)

16

32

根据这个表格,让学生提出有关比的数学问题。同桌俩人,一个提问题,一个将问题的答案写在本上,看哪对同桌合作得最好,提出的问题最多。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的问题:

货车第一天的运输量与运输次数的比是多少?

货车第二天的运输量与运输次数的比是多少?(32 4

货车第二天的运输量与第一天运输量的比是多少?(32 16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认识比例及各部分名称。

观察这两个比(16 232 4)看能发现什么?学生会发现比值相等)

思考:这个比值所表示的实际意义是什么?(每次的运输量)

既然它们的比值相等,那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将两个比连接起来?

学生用等号连接,并请学生把这个式子读一下。

介绍: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数学上就把它叫做比例。我们知道,比有前项、后项,比例的各部分也有自己的名字。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像164位于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232位于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比例,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

 

 

设计意图与反思

本环节让学生先通过观察,在众多的比当中找出相等的比,写出等式,从而认识比例的共性,抽象概括出比例的意义。同时,通过与比进行比较,让学生充分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并及时进行巩固训练。

 

 

 

 

 

 

 

 

 

 

 

 

 

 

 

 

 

 

 

 

 

 

 

 

 

 

 

 

 

2.判断下面每组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1/3 1/4129    162324    7453    8022005

让学生根据比例的意义进行判断,教师结合回答板书:

3.谈话引入:刚才,你们是根据比例的意义先求出比值再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我不是这样想的,可能很快就判断好了,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吗?其实秘密就藏在比例的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之中,它们两者之间可是存在着一种奇妙的关系,你想揭穿这个秘密吗?

那就请你以162=324为例,通过看一看,想一想,算一算等方法,试试能不能发现这个关系!

4、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探究规律。

出示研究方案:

①观察比例的两个内项与两个外项,用算一算的方法,找同学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②是不是每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与两个内项都具有这种规律,请你再举出这样的例子来。

③通过以上研究,你发现了什么?

5、全班交流。

6、验证发现,共享成功。

7、小结:

8、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应用

三、练习巩固:

1、连线:自主练习第3题。

四、课堂总结:

同桌俩互相说说自己在这节课都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与反思

习题的安排旨在对比的基本性质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和应用,最后一道开放题答案不唯一,意在进一步让学生体验和感悟数学的“变”与“不变”的美妙与统一。

 

 

 

 

 

1、阅读课本有关内容。

2、 

 

 

 

 

 

 

 

 

比例意义和基本性质

 

16       2  =  32       4

              

              

 

 

 

 

 

 

 

 

 

 

 

 

 

 

 

 

 

 

 

 

亮点采集:

存在问题:

改进措施:

 

 

 

 

山东省青岛天山小学 www.ts.qdedu.net 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宁国二路18号 邮编:266071 电话:0532-8597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