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备课3-5——六年级数学组崔爱芳

发表时间:2012-06-11阅读次数:144

        

正比例

新授

2-5

 

 

 

 

重点★

难点△

1、进一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并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

2、初步认识正比例的图像是一条直线,能根据给出的具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画出相应的直线,能根据具有正比例关系的一个量看图估计另一个量的数值。

3、培养学生初步的函数意识,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意识,养成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习惯。

 

 

课前准备

教具

多媒体课件

学具

课本、练习本

 

 

 

 

 

 

 

 

 

 

 

 

 

 

 

 

 

 

 

 

 

 

 

一、创设情境:

谈话: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啤酒生产中,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是成正比例关系的两个量。其实在实际生活中还可以用图来表示两个数量成正比例关系。

二、探究新知

1、画出正比例图像

课件出示第二个红点的表格

谈话: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两种量还可以用横轴和纵轴表示。用课件分别出示横轴和纵轴。学生看明白:横轴表示工作时间,纵轴表示工作总量。

 

 

设计意图与反思

 

 

紧密联系第一个红点中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很快的进入了学习状态。

 

 

 

 

 

 

 

 

 

 

 

 

 

 

 

 

 

 

 

 

 

 

 

 

 

 

 

 

 

 

 

 

 

 

 

想一想:折线统计图的描点方法,你能找到1小时生产14吨的这个点吗?

谈话:像刚才那样描出表示其它各组数据的点,然后按顺序把这些点连起来。

学生动手操作,在方格图中找出相应的点依次描出,尝试画出正比例的图像,体会每个点都应该表示路程和时间的一组对应数值。

 2、认识正比例图像,

谈话:观察画出的图像,和组内同学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3、应用正比例图像

1)谈话:根据上图估计一下,4.5小时大约能生产多少吨啤酒?想一想应该先找什么,再找什么?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总结方法,全班汇报。

2)估计一下,要生产80吨啤酒,大约需要多少小时?回忆刚才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问题该怎样解决?

学生独立思考,汇报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交流总结先在纵轴上接近84的地方找到80,横着在图像上找到点,由它在横轴上确定对应的点接近于6,估计出大约在5个半小时左右。

4、教师总结:看来同学们都能应用正比例图像根据一个量估计出所对应的另一个量,从这个图像我们也可以直观的看出这两种量同时扩大或缩小的变化规律。

 

设计意图与反思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动手操作感知正比例图像,通过应用图像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像上任意一点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自主练习第3

学生独立思考,想一想这两种量是怎样变化的,比值是一定的吗?进行判断后,全班交流说明原因。

3、完成自主练习6

谈话:观察图像,想一想运行的周数和所用的时间成正比例吗?说说原因?

学生可以数据的比值进行判断,也可以根据图像直接判断。引导学生根据图像进行估计注意先从横轴上找到9,再通过图像上的点从纵轴找到对应的时间,估计出运行9周大约是16小时。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又掌握了什么新的本领?

 

 

 

 

 

 

 

 

 

 

 

 

 

 

 

设计意图与反思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既加强了学生对正比例图像的认识,又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1、阅读课本有关内容。

2

 

 

 

 

 

 

 

 

正比例图象

 

 

 

 

 

 

 

 

 

 

 

 

 

 

 

 

 

 

 

 

 

亮点采集:

存在问题:

改进措施:

 

 

 

 

山东省青岛天山小学 www.ts.qdedu.net 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宁国二路18号 邮编:266071 电话:0532-8597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