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备课3-9——六年级数学组崔爱芳

发表时间:2012-06-11阅读次数:161

        

用反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新授

3-9

 

 

 

 

重点★

难点△

1、掌握用反比例的方法解答相关应用题;

2、通过解答应用题使学生熟练地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从而加深对反比例意义的理解;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具

多媒体课件

学具

课本、练习本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会了用正比例知识解决啤酒装箱的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运用新知识来解决啤酒运输中的数学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信息窗,请学生收集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改用载重10吨的汽车运,需要多少辆?”

谈话:请你用反比例知识列方程解答。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结果:

解:设需要x辆。

           10x=8×15

           10x=120

             x=12

 

设计意图与反思

 

 

继续上节课的话题,加强情境的延展性,有助于学生对感兴趣的话题的深入探究。

 

 

 

 

 

 

 

 

 

 

 

 

 

 

 

 

 

 

 

 

 

 

 

 

 

 

 

 

 

 

 

 

 

 

 

2.讨论:你是怎么想的?

练习: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70千米5小时到达,如果每小时行87.5千米,需要几小时到达?

3.比较正、反比例解法,归纳意义,总结方法。

同学们可互相讨论一下,然后告诉大家,指名说解题思路。

指出:用比例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正确找出题中的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它们成哪种比例关系,然后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方程。

三、巩固练习

1.只列式不计算。(用比例知识)

①食堂买3桶油用780元,照这样计算,买8桶油要用多少元?

②同学们做广播操,每行站20人,正好站18行,如果每行站24人,可以站多少行?

2.巩固练习。

①先想想下面各题中存在什么比例关系?再填上条件和问题,并用比例知识解答。

1)王师傅要生产一批零件,每小时生产50个,需要4小时完成,                         

2)王师傅4小时生产了200个零件,照这样计算              

 

设计意图与反思

先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让他们尝试自己来解决问题,同时注意尊重学生的想法,给他们相互交流的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3.自主练习

1)第2:找出两种成反比例的量,列方程解决问题,学生自主完成,集体订正。

2)第578题:用反比例知识解决问题,学生独立完成。

4. 拓展练习:

明受老师委托,编一些比例应用题,于是他前往“数学超市”选购了一些条件:“计划每天生产30辆”、“实际每天生产40辆”、“计划25天完成”、“实际20天完成”、“计划一共生产了900辆”、“实际一共生产了1000辆”

小明需要你的帮助,你会怎样编题?

四、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你能说说解比例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设计意图与反思

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让不同能力的学生得到锻炼,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加强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1、阅读课本有关内容。

2

 

 

 

 

 

 

 

 

用正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解:设需要x辆。

           10x=8×15

           10x=120

             x=12

 

 

 

 

 

 

 

 

 

 

 

 

 

 

 

 

 

 

 

 

 

亮点采集:

存在问题:

改进措施:

 

 

 

 

山东省青岛天山小学 www.ts.qdedu.net 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宁国二路18号 邮编:266071 电话:0532-8597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