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以来,市南区各校体育教研组以“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们的终身体育意识”为目标,结合市南区教体局开展的《体育“1+x”工程》和《科学设计作业的有效策略的实验研究》,开展了“有效的课后作业设计”的研究主题,努力彰显“高校课堂,一流质量”的教学特色。
目前我区各学校的班额普遍比较大,学生的人数相对较多,为了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掌握好所学的知识技能、锻炼好身体,单凭课堂四十分钟是不够的。因此我区各校体育教研组的老师们经常在一起思考以“有效的课后作业”巩固“有效的课堂教学”。经过我们的实践,我们在课后作业中设置了:一、亲子作业;二、趣味作业;三、实效作业。
一、气氛融洽的“亲子作业”。
踢毽子和跳绳等项目,单凭在课堂的练习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课后不断的练习巩固。这些项目一般的家长都会做,并且能够指导孩子们练习。所以我们就建议给学生们布置如下作业:每天和家长一起踢毽子十分钟;一分钟快速跳绳和家长比个数,花样跳绳比赛等,这样有利于家长与学生的交流,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和家长的练习兴趣。从中既提高了学生们的技能水平,还增加了家长与自己孩子的亲情。
二、充满情趣的“趣味作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有了练习的动机。例如在抖空竹的学习中,为了让学生在课后的练习中,既能按动作要领来练习,又有练习的兴趣。我们编了一首歌谣:“两只手,一根线,大家来把空竹练;先学启动找平衡,再学提拉快速转。两只手,一根线,大家来把空竹练;一根线绳两身挑,旋出花样飞满天。1+x助成长,德智体美样样棒”。这首歌谣学生们非常喜欢,边练习,边唱歌谣,练习的兴趣极高。
二、切实有效的“实效作业”。
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我们有针对性的安排了一些练习。例如:腰腹肌差的学生,我们给安排了每天晚上做1分钟仰卧起坐两次;速度慢的学生,每天做原地高抬腿快速跑200个两次;弹跳差的,每天做提踵练习50个6组,连续跳台阶100个;耐力差的,每天坚持一次性跳绳3—5分钟或慢跑5分钟。
在对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索与实践中,我们切身感受了有效的作业设置带来的是孩子们学习的兴趣盎然,老师们教学的轻松自如,家长们满意放心的 “三赢”效果。体验收获的同时,我们也深感自身责任的重大,我们将继续潜心研究、静心思考,让作业的设置更富情趣、更有实效,让每位学生都能说“作业,想说爱你也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