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

发表时间:2012-06-11阅读次数:179

课   时   备   课

课 题

凸透镜

课型

新授

课时

 1

重点★

难点△

1.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凸透镜提出问题,并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能通过观察、试验,探究凸透镜的特点和作用;能用简单的器材进行实验并做好记录;能与他人交换意见,懂得交流与探讨可以引发新的问题和想法。

2.喜欢探究和发现周围事物中的奥秘,从中体验到乐趣,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所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3.知道凸透镜的基本结构、特点,了解凸透镜成像的作用机器成像规律。

课前准备

教具

教学课件

学具

放大镜、蜡烛、火柴、纸屏、支架、透明的玻璃瓶或塑料瓶、玩具激光灯等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用土照相机照相的活动导入新课。

  师:出示一架土照相机,给同学照相引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倒像清晰的映在毛玻璃上,请全班学生观察)

  问:毛玻璃上看到什么?(像)。

  这是土照相机的哪部分起了关键的作用?(掀起毛玻璃,使学生看见内装的凸透镜)。

  有无放大镜结果会相同吗?(做有无凸透镜的对比实验)

  这个事实说明放大镜有什么作用?(成像的作用)

  放大镜的镜片是什么样子?

  学生分组观察后汇报。教师小结:象放大镜这样中间厚、边缘薄的镜片,我们把它叫做凸透镜。(板书:凸透镜)

             

 

设计意图与反思

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交流对放大镜的认知。

二、学习新课

(一)、复习凸透镜的作用提出本节课研究的问题

  问:一年级我们学习了凸透镜的哪两个作用?(放大、聚光),凸透镜还有什么性质呢?

(二)、指导学生自主的活动研究凸透镜成像大小的规律。

1、实验一

  (1)介绍再现土照相机成像的实验材料及观察要求。

  师:介绍实验材料名称,请学生读出观察实验要求。

观察实验要求:

用毛玻璃、凸透镜、蜡烛、夹子等物体再现土照相机成像。

  烛火成像要清楚。

  用彩色笔把烛火像的范围描在毛玻璃上。

  (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分组实验,选择成像大小不同的两块毛玻璃备用。

(3)学生组内思考研讨:

实验中用的材料相当于土照相机的哪一部分?

实验中你还发现了什么现象?

2、探究凸透镜成像大小的规律

  (1)出示成像大小不同的两块毛玻璃。

  讲述:这是两个小组描在毛玻璃片上的烛火倒像,你发现了什么?(烛火像有大有小)为什么烛火的像有大有小?

  (2)学生讨论:

  成放大的像或缩小的像可能与什么有关?(成像大小可能是凸透镜与烛火的距离或凸透镜与毛玻璃的距离有关)

  怎样设计实验来证实你们的设想?(用软尺测量凸透镜到毛玻璃的距离和凸透镜到烛火的距离)

  (3)学生实验验证,教师巡视,加强指导。

  (4)学生讨论分析收集到的数据,得出凸透镜成像大小规律。

3、教师演示凸透镜成像大小规律的课件。

4、小结:凸透镜成像规律。

三、巩固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1、(出示变焦距镜头照相机)请一名学生指出照相机的哪一部分使用凸透镜?有什么作用?(镜头 ,成像)

  2、请一名学生给另一名学生照相,以人物为主。

  问:景物要小一点应该怎样做?景物要大一些呢?为什么?

  3、指出教室里还有那些地方应用了凸透镜。(投影仪)

  4、在投影仪上演示一张幻灯片。

问:投影仪成的像与刚才实验中成的像有什么不同?

(实验中烛火是倒像,投影片是正像)

为什么投影仪成的像是正像?

  5、探究活动: 投影仪屏幕上成的像为什么是正像?

四、课后观察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凸透镜,是成放大的像还是缩小的像?

作业设计

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凸透镜,是成放大的像还是缩小的像?

凸透镜

 

实像  倒立  (放大  缩小)

虚像 正立

 

 

 

山东省青岛天山小学 www.ts.qdedu.net 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宁国二路18号 邮编:266071 电话:0532-8597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