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王茜

发表时间:2012-06-11阅读次数:151

        

第七单元 小教练——统计

信息窗一:中场换人

新授

7-1

 

 

 

 

重点★

难点△

1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探索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初步学会根据具体情况运用平均数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2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意识和能力,体会统计的作用及其价值。

3.在统计过程中,形成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课前准备

教具

 

学具

学具盒

 

 

 

 

 

 

 

 

 

 

 

       

设计意图与反思

一.导入

一支出色的球队里除了要有优秀的运动员,还要有一名优秀的教练员。你想不想当回小教练?今天,老师就请同学们当回小教练,咱们去参加一场小篮球比赛吧。

 

二、新授

1. 感受平均数产生的必要性。

蓝、红队两队比赛异常激烈,比分在交替上升,正打到关键时刻,蓝方的一名中锋受伤了,急需换人。蓝队只有两名替补中锋:7号和8号,换谁上场呢?

2. 学生自由发表看法,可能会回答:选身材高的能得分

 

 

 

 

 

 

 

 

 

 

 

 

 

 

 

 

 

 

 

       

设计意图与反思

的队员上场;选一个投篮准的队员上场;选一个状态好的;选一个得分快、投篮准的……

3. 看来换谁上场,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今天,我们就从“运动员的得分”角度上考虑该换谁上场的问题,好吗?

 

4. 课件出示7号、8号小组赛成绩统计表。

教师引导:仔细分析这张统计表,你觉得应该派谁上场?

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回答:

A7号打了3场比赛,8号打了4场比赛,所以应该7号上场了。

教师置疑:你认为这种方法合理吗?

(引导学生体会,派谁上场要看成绩、看实力,不能只看上场场次。)

B、比总分。7号在小组赛中共得分91113=33分,8号共得713128=40分。所以我认为应选8号。

 

5.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不公平。因为7号上场3次,8号上场4场,他们上场次数不一样,不能比总分数。

 

6.如果不比总分,怎样才能比两个队员的成绩才公平呢?

学生思考后可能提出“可以比两个人平均每场得分数。”

教师抓住“平均每场的得分”让学生体会“平均是什么意思?”

学生可能回答:把不一样多的,变成一样多的;把多的匀给少少的一些……

 

 

 

 

 

 

 

 

 

 

 

 

 

 

 

 

 

 

 

 

 

 

 

 

        

设计意图与反思

师:那么,小教练们,你们觉得用“比平均每场得分”的方法合理吗?

(合理。)

7.究求平均数的策略与方法。

1)引导探索“7号队员每场的平均得分

7号队员的平均得分是多少呢?可以用你的学具小方块摆一摆、移一移,也可以用你的笔、纸算一算,比比看哪个小组想出的办法多?

小组合作探究后,全班交流。

A、学具演示移多补少法。

为什么要把第四场得分移给第一场呢?

因为第四场得分最多,第一场得分最少。

(这种把多的移动给少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叫做“移多补少”)

B、先求总数,再求平均数。

谁还有其它方法?

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9+11+13÷3=11(分)

问: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先求总数,再求平均数。

教师说明:这叫先求总数,再求平均数的方法。

问:“11”表示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1191113的平均数。结合学生回答板书:平均数。

三.教师小结:

同学们通过当“小教练”认识了“统计”中的求平均数,(板书:统计)发现原来很困难的问题,我们用平均数的知识很容易解决,看来平均数在我们的生活中的用处是很多的。

 

 

 

 

 

 

 

 

 

 

 

 

 

 

 

 

 

 

 

 

配套:39

 

 

 

 

 

 

 

 统计——求平均数

移多补少法

先求总数,再求平均数。

9+11+13÷3=11(人)

7+13+12+8÷4=10(人)

 

 

 

 

 

 

 

 

 

 

 

 

 

 

亮点采集:

存在问题:

改进措施:

 

 

 

 

山东省青岛天山小学 www.ts.qdedu.net 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宁国二路18号 邮编:266071 电话:0532-8597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