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250)÷2
=470÷2
=235(本)
答:平均每个年级捐书235本。
3.是每个年级都是捐了235本书吗?(不是)
4.小结:235本是个什么数?(平均数),是假设两个年级都捐的一样的时候的一个数,实际上并不是每个年级都捐235本。
提出问题:(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提出问题并解答,然后全班交流。
二.某蔬菜批发市场6月份商品平均价格表
1.学生观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解决
(1)你能从这个价格表中发现哪些信息?
大爷买的牛肉的单价是7.50元;买的大葱的单价是1.20元。这是怎么回事呢?
2.引导学生从平均数的意义出发来解释。通过解释“这是怎么回事”这一问题,加深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2)自主探究“8号的平均得分。”
请你估计一下,8号的平均得分应该在什么范围内?为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在7分和13分之间。因为多的要移给少的一些才能平均。
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算看。
全班交流平均数的求法。
A、“移多补少”,用学具方块摆一摆、移一移。(多媒体解说演示)
B、先求总数,再求平均数?(7+13+12+8)÷4=10(人)
结合板书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