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孙宁

发表时间:2012-06-11阅读次数:136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进位)

新授

3-4

 

 

 

 

重点★

难点△

1. ★△ 掌握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掌握用乘除混合运算来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评价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新知识的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课前准备

教具

 

学具

学具盒

 

 

 

 

 

 

 

 

 

 

 

       

设计意图与反思

一、创设情境  谈话导入

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去看了漂亮的街心花坛。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参观壮丽的观光塔,好吗?

二、合作探究  获取新知

1.观察信息,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情境图。

谈话:“请你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出问题:今天最多有多少人上塔观光?

 

 

 

 

 

 

 

 

 

 

 

 

 

 

 

 

 

 

 

        

设计意图与反思

2.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今天最多有多少人上塔观光?”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1)请学生说出算式,教师板书:28×39=

2)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解决。

3)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把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说给同学听,进一步进行研究。

3.小组汇报,共享成果。学生汇报时会出现下面几种情况:

1)估计观光塔大约有多少人?

教师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估算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你可以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进行估算。

2)口算:28×40=1120(人)   1120-28=1092(人)

教师引导学生在汇报时,说清每一步的算理。

3)用竖式:     28

× 39

252

 84

1092

教师请学生板演竖式,并讲解每一步的结果是如何计算的。学生汇报后,教师及时给予学生表扬,并请另一名学生来说一说。在此基础上,教师重点强调9×28的积要特别注意连续进位。

三、自主练习  巩固提高

1.自主练习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订正。教师引导学生比较:本节课的笔算乘法与前面的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重点说出不同的是本节课的笔算乘法要连续进位,前面的没有连续进位。

 

 

 

 

 

 

394028×40=1120(人) 28×391120(人)

283030×39=1170(人) 28×391170(人)

3940283030×40=1200(人) 28×39

1200(人)

 

 

 

 

 

 

 

 

 

 

        

设计意图与反思

2.自主练习第2题(出示课件)。

谈话:同学们看,从北京到青岛的火车开过来了,

那么这列火车可乘坐多少人?让学生自己解决。

3.自主练习第4题:是信鸽送信的画面。既可以计算又可以估算,培养学生灵活选择算法的能力。

4.自主练习第5题:火眼金睛辩对错。让学生说出错题的原因,并改正错误,进一步加深对算法和算理的理解。

 

四、评价总结  畅谈收获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去了观光塔游玩观光,你有什么感受?你能把你的收获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吗?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进位)

28

× 39

252

84

1092

 

 

 

 

 

 

 

 

 

 

 

 

 

 

 

 

 

亮点采集:

存在问题:

 

 

 

 

山东省青岛天山小学 www.ts.qdedu.net 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宁国二路18号 邮编:266071 电话:0532-8597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