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语言是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从历史上看,世界上共有近5000种语言,其中的数百种已经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消亡,目前世界上又有近百种语言濒临灭亡。中国在语言方面要站在国际大环境下谋求新的发展,逐步提升汉语的国际地位,争取使汉语在国际语言交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而这一切,首先要从我们的娃娃抓起,因此,普通话在小学语文
教学工作中有着非同寻常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汉语作为中华民族的母语,对当今世界的影响不断扩大,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纷纷把汉语作为主要外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海内外以汉语为母语的人群在13亿以上,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汉语承载着中国数千年的优秀文化,学习汉语,讲好普通话,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使学生走进祖国文化,了解祖国千年的文明的一种直接方式。让汉语走向世界是中华民族崛起的必然要求,而这一切自然要由孩子们,二十一世纪的主人作为载体,因此,必须从低年级语文教学入手,从拼音教学抓起。
汉语拼音是经过百余年的社会实践,在上千种方案中优选出来的国家法定方案,其作用是拼写汉语和为汉字注音,并在汉字不便使用或不能使用的场合发挥作用。特别是在中外交流和人与机器的交流中,其作用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目前对汉语拼音方案的应用研究还十分不够,我国小学教育存在“淡化”汉语拼音教学的倾向,成人汉语拼音的应用水平不平衡,社会对汉语拼音的认识和应用还比较混乱,这些问题都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另外,小学生在说话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是模仿学习,因此,这就对教师的普通话水平提出较高要求。教师,无论是那个学科的任教老师,都应该把说好普通话作为对自己业务水平的首要要求,并且,在课堂上使用普通话与学生交流,摒弃方言,不标准的发音,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中掌握普通话,熟练使用普通话与他人交流。
大力推广普通话,这不仅是因为语言的统一能够加强交际,它的确也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因素。要不断提升大众的语言民族意识,培养对普通话的认同和讲普通话的自豪感。这就需要教育、传媒等领域带头讲好、用好普通话,为全社会树立起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