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观念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几何概念的形成、发展,影响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发展水平。因此,我们在进行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各种条件,通过观察、比较、实验、操作、想象等活动,让学生获取和运用几何初步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呢?
《观察物体》这一内容,也是从观察实物过渡到观察几何形体。
本单元主要包含三个例题,本节课研究的是例1和例2,教材中首先通过观察小药箱(上面和前面有不同的图案)这一情景,来感受从不同角度观察长方体看到的面数可能会不同,最多能同时看到三个面。接着呈现从不同角度(正面、左面和上面)看到的小药箱的图片来判断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在观察了小药箱后,教材呈现了两个几何形体(一个球和一个圆柱)和从不同角度(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这两个几何形体的图片,然后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在做一做环节中还设计了一个根据正面观察两个物体得到的一组图形,判断可能是观察哪两个物体的组合得到的活动。学生在经历了收集素材、分类、摸一摸、说一说、玩一玩的过程后,在头脑中建立了这些立体图形的表象,丰富了空间经验。
以被动的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是难以形成空间观念的。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需要丰富的现实情景,大量的实践活动,强烈的感官体验。但重点强调的是这些活动必须是有数学味的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因此,在数学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重视让学生从数学层面上来体验。认识所学的空间图形的知识。理解问题的本质,有效的内化为策略和方法。
在生活中找到原型
基本图形在生活中都有很多原型,借助生活原型让学生对图形认识深刻。如长方形的桌面、课本面、墙面等,平行四边形的推拉门、栅栏等,建筑物中更是各种图形俯拾皆是。学生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的物体,他们具有较多的关于形状的感知方面的早期经验。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加强动手操作,再通过观察、测量、想象、创作以及交流讨论活动,丰富空间观念。学生在学习之前,已经通过他的观察与实践、各种非正式教育渠道积累了大量的有关图形的知识经验,这些经验都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