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很小的时候,我就鼓励她自己去图书馆看书学习。并且,阅览证、借书证所需的一切手续都由她自己去办理。从中学开始,我又鼓励她独自去书店购买自己喜欢看的书,从来不强迫孩子应该看哪本书、不应该看哪本书,但是,我会经常给她提出一些建议。我的女儿看的第一本小说叫做《十七岁不哭》,这是描写高中生活的一本书,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语言的运用都能够与孩子的心理相沟通,这对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考问题的方式都要帮助。于是,我们又给她推荐了《十六岁花季》、《花季、雨季》、《雪球滚太阳》、《三重门》、《冰太阳、红太阳》等适合中学生阅读的小说。读过几本书之后,我们发现孩子的语言越来越幽默了,性格更开朗了,表达能力也比以前强了,作文水平一下子有了飞跃性的提高,几乎每篇作文都受到老师的好评,经常被当作范文在班里朗读。可是,后来我渐渐地发现她的作文,虽然有很大的进步,但是,总有一种淡淡的忧伤、低调、甚至是叛逆的东西隐藏其中,给人以灰蒙蒙的、消极的、悲观的感觉。我为女儿的变化十分担忧,我分析这种变化可能是受到了社会上的某种影响,经过与孩子的交流,我了解到她果然看了一些琼瑶、王朔、痞子蔡和风靡一时的所谓美女作家的文章。孩子年龄小,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所以,在思想和写作方面很容易受到外界的一些影响。这个时候如果不及时引导的话,孩子会很快地滑落下去。
针对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我并没有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或为了显示家长的权威而做出什么决定,也没有告戒她应该怎样做和不该怎样做,而是像志趣相投的好朋友一样谈论着各自的读书感受。因为10几岁的孩子正处于不明是非的叛逆期,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如果一味地谴责或强烈地批评,很可能会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所以我比较理智地控制了自己的情绪。
我给她推荐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心灵鸡汤》、《剑桥精英》、《羊皮卷》等几本能够催人向上的几本好书。孩子读了之后感慨万分,心灵深处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从此,无论是对待生活还是对待学习都抱有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的态度,性格开朗了,在困难面前也更坚强了。月有圆缺,天有晴阴,但是孩子的眼里看到的是一片灿烂的阳光和美好的希望,开朗的性格和健康的思想使她赢得了“阳光女孩”的称号。
作为家长,不一定非要告诉孩子那些是对的哪些是不对的,这些问题对孩子来讲就象背数学公式一样枯燥难懂,我们为什么不启发他们,让他们自己动动脑筋去认识这个世界呢?我们应该培养孩子怎样去辨别“对与错|、”“美与丑”、“善与恶”,这个问题,家长是不能代劳的。
女儿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边学习边听音乐。面对这个问题,很多家长都持强烈的反对态度。但是,我们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比较谨慎。首先,我让女儿谈谈为什么喜欢在学习的时候听音乐,她说:我曾经在一本书中看到,美的音乐、静的音乐可以使人摆脱烦恼、使烦躁的心变得安宁,在这么幽雅的环境中看书学习有什么不好呢?孩子说得对,上了一天的课,到了晚上为什么不能轻松一下呢?当我们听了她最爱的《日出》、《大海》、《森林》、《仙境》等这些优美的乐曲后,不禁被女儿的高雅情趣而折服。我不但没有限制孩子,反而把组合音响搬到了她的房间,从行动上给予支持。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不久前在期中考试中,又获得了班里第二名的好成绩。通过这件事,我们深深地感到,作为家长,如果经常与孩子多交流、多听听孩子的想法,的确能够从孩子那里学到不少新的、有趣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