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计算能力

发表时间:2012-10-17阅读次数:186
如何提高计算能力
    计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小学,计算教学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也是小学生数学中一项重要的基础知识,学生们计算能力强弱与否,直接关系到他学习数学的兴趣,甚至导致学习数学的成功与失败,小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主要表现计算得是否正确,迅速和灵活。但是小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常受到学生的兴趣、态度、意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在做计算时,学生普遍有轻视的态度,一些计算题并不是不会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不进行验算造成的,在计算教学中,我较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教会学生用口算、笔算和计算工具进行计算,并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寓教于乐,结合每天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练习一些口算,在强调计算的同时,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在教学中,我还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去探索新的知识,让干巴巴的计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说“我能行”。在教学圆形的面积时,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情景——脑筋急转弯,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出示画面,画面上是一片绿油油的草地,草地中央有一棵大树,大树下小羊在悠闲的吃草,在仔细看,树杆和小羊之间还有一根绳子,请问,小羊吃到草的范围会是什么图形?这样做不仅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同时激发了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不自觉的产生了羊吃到草的范围是一个图形的念头,由此,学生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并能灵活利用有关定律法则,找出解题规律,学习的兴趣增强了。
    二、加强口算训练
    一般来说,学生的计算都是从口算开始,所谓口算,实质就是心算。对于低学段的学生来说口算所占的比例相当大,如小学一、二年级20以内的加减和表内乘除法,都是运用口算,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只有学会口算,才能顺利地学会笔算,如计算45+37,笔算时,每位上的数相加,都是运用口算,培养学生的口算是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一直要进行口算方面的训练,现在,有的教师在低年级重视口算,而到了高年级,就淡化了口算,这样做是不可取的,口算不只是低年级的教学任务,要把口算贯穿在各个学段的教学中,在我的数学教学中,几乎每节课,都有口算的训练,一般只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并且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及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训练重点,认真加以落实,只有长期不懈地努力,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切实有效的办法,结合我个人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以下良好的计算习惯(1)“一看二想三计算”的认真计算的习惯。计算是一件非常严肃认真的事情,来不得半点马虎,但恰恰有许多学生没有这一良好的习惯,拿到一道计算,没有看清数字,没有弄清运算顺序,就算起来了,哪能不出错吗?例如:有位学生在计算4-4÷4这样一道简单的计算题时,由于马虎,结果算成0,如果在计算时,只要仔细一点,很容易看出这道题的计算顺序是先算除,再算减,正确结果是3,难道是这个学生不会算吗?不是,完全是不认真造成的,所以,在计算中,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习惯。(2)善于打草稿的习惯,学生在计算时,不喜欢打草稿是一个普遍现象,老师布置了作业,有的口算,有的在书上,桌子上或其他地方,写上一两个竖式算是打草稿,有的干脆观望,等待别人的结果,这些都是不良的计算习惯,书上要做的和老师要求做的计算题,必定有一定的计算目的,或是有一定的难度。除有少数学生能够直接口算出结果以外,大多数学生恐怕没有这个能力,教师要求学生找出专门的草稿纸认认真真地打草稿计算,教师要走下讲台,督促学生落实,久而久之学生才会养成这一良好习惯。
    四、加强估算教学。
    估算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感”,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运算”,可以帮助学生检查计算的结果正确与否,运用估算的方法可以对计算的结果做预先定位,快速地确定计算结果的取值范围,通过计算前的估算和计算后的检查,可以避免由于粗心大意造成的错误。可以让学生看计算结果的末一位,如个位是3和8,结果的个位相加就肯定是1,相乘就一定是4,如13×26积不可能是两位数等等。
五、培养坚强的意志
每天坚持练一练,计算数学中,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可以根据每天的教学内容,适时适量地进行一些口算训练,在我们班每天20题口算训练已成为学生的习惯,通过长期坚持的训练,既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又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家长也可以坚持让孩子每天做口算题。口算的内容包括本册的口算题和以前学过的基本口算内容,都让学生进行反复的练习,以求达到熟练的程度。通过长期坚持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坚强的意志,又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针对小学生只喜欢做简单的计算题,不喜欢做或做不对稍复杂的计算、简算等题目的弱点,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小学生的思维障碍,克服影响学生正确计算的心理因素。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进行练习,如:“趣题征解”、“巧算比赛”、鼓励学生一题多解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意志。
总之,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师、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好的成效。

 

 

 

山东省青岛天山小学 www.ts.qdedu.net 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宁国二路18号 邮编:266071 电话:0532-8597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