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父母课堂》 做智慧父母

爱孩子,这是人类共有的天性,表达情感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但只是知道爱是不够的,只有懂得教育方式,运用好教育方式,引导孩子发挥特长,发挥灵性,才是真正完美的爱。现在时代变了,环境变了,孩子也变了,变得和我们的童年大不一样,这就叫代沟。因此,我们的观念要跟着时代而变,教育的方式也应随之改变,要适应时代潮流,最终目的,是要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首先,要尊重孩子的人格。

    一位哲人说过:尊重是教育的最高原则,没有尊重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教育。在现实生活和教育实践中,有些教师和家长往往以教育者自居,居高临下,对孩子或教育对象缺乏民主平等的态度,稍有过失或错误,就采用打骂甚至侮辱人格的方法。这样做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其实,学生或孩子不管年龄大小,都有自尊心和自信心。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而不是泯灭。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俗话说:树怕伤根,人怕伤心。所以,教师、家长千万不要刺伤学生的自尊心。一个人的成长可以没有鲜花和掌声,但是绝不能没有自尊心,否则会影响其身心的健康与发展,甚至产生严重的后果。

    其次,教育孩子要讲究方式方法,简单粗暴不是教育,而是对孩子的摧残。

    在当代,“棍棒底下出孝子”等错误教育观念仍然存在。有些家长把孩子当成私有财产,孩子有了缺点或不顺其心,动辄打骂体罚,缺乏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有位小学生在校做了好事,老师让该生回家告诉父母,说最近要去家访。家长以为孩子在校又犯了错误,就不分青红皂白把孩子揍了一顿。

    第三,教育要遵循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考虑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孩子年龄小,心理承受能力弱,对是非的判断能力也有限。如果批评惩罚过度,容易产生负面效应,达不到教育的初衷。人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古人云: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青年教育家孙云哓认为:能够说出孩子十个优点的家长是优秀家长,能够说出孩子三个优点的家长是合格家长,说不出孩子一个优点的家长是不合格家长。表扬、激励就像春风、雨露,激励孩子迅速成长。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家长或老师,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多用正面激励教育,少用批评等惩罚性教育,坚决杜绝有伤孩子自尊心、自信心,贬低人格的粗暴教育,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总之,望子成龙是人们的美好愿望,但刻意的去逼迫孩子,采用拔苗助长的方式,势必造成孩子的畸形发展,不但难以成龙,更有可能会走向愿望的反面。这应该是我们认真思考和探索的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