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水车》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12-10-22阅读次数:200
课 时 备 课
课题
森林水车
课型
新授
教材及作品分析
《森林水车》是一首通俗的管弦乐曲,由德国作曲家艾伦贝格所作。有人曾将本曲与奥尔特的《在钟表店里》、米夏埃利斯的《森林中的铁匠》并列为三个著名的描绘性标题乐曲。乐曲以序奏“A B A C A”加结尾的程式构成,采用回旋曲式,G大调,2/4拍,结尾速度加快,在愉快而热烈的气氛中结束全曲。
教学目标
蕴含
情感
感受外国乐曲的独特风格,及它所表现出的鲜明生动的音乐形象。
获取
知识
为歌谣创编节奏并能读一读,并能有表情地读、唱。
提升
能力
让学生用水彩笔或线条表现出自己所听到、感受到的内容。
课前
准备
录音机、琴、教学光盘、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思路预设(过程与方法)
设计意图
一、师生交流:
提问:
1、每天早上来上学,同学们彼此之间或同学们和老师都要打招呼问好,你通常会怎样问好?请同学按照自己打招呼的方式示范一下。(同学之间、见了老师,见了长辈等)
2、回忆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歌曲曲名。
二、出示电脑课件
1:(歌谱)复习歌曲《早上好》,请同学们自己选择是加入表演来唱还是走步唱。
三、出示电脑课件2:(歌谣)
1、请同学们自由结合先来熟悉一下词,随意读不限制。
2、同样是自由结合来创编节奏读歌谣,老师可以简单的示范一下,再请同学们进行编创。出示打击乐器,可以在读歌谣时加入打击乐器,也可以不加乐器,而是加动作都可以。
3、进行创编,老师指导。
4、分组展示创作成果,老师随时指导。
5、鼓励大家课下还可以为这首歌谣编上不同的节奏,读一读,敲一敲,演一演。
四、聆听:《森林水车》
1、出示电脑课件3:欣赏画面,并向同学们简介一下今天要欣赏的乐曲名、作者、国籍等,让同学们对这首管弦乐曲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2、结合电脑画面初听全曲,让学生注意聆听音乐。
3、初听后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介绍一下水车的外形、用途及作用,然后教师再向大家介绍一下这首管弦乐的创作背景,让学生对这首乐曲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4、复听全曲:请同学们在听后说一说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心情是什么样的?
5、结合图片向大家介绍一下欧洲古老的水车,让大家更直观的感受,更进一步体会音乐所表现的场景。
6、复听全曲,让学生用色彩或线条来表现自己所听到的水车声、鸟叫声、流水声、太阳升起的感觉,可以画在课本上所出示的空格中。(不限制学生,让他们自由想象,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7、画完后,请同学们畅所欲言,谈谈自己为什么要这么画?表现的是什么?
8、最后再听一遍音乐,请同学们跟随音乐自由表演,自己怎样感受的就怎样表现。
五、总结:
一起再来回忆一下今天欣赏的乐曲,曲名、作者、国籍、演奏形式等,巩固记忆,加深印象。鼓励大家在课下多听类似这样的好音乐、好歌曲。
 
 
 
创设音乐的氛围。
 
 
 
 
 
 
 
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
 
 
 
 
 
 
 
 
 
 
 
 
 
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作业布置:请学生回家完成欣赏所想象的作品。
目标达成分析
 
 
 
 
跟进思考
 
 
 
 
 

 

 

 

山东省青岛天山小学 www.ts.qdedu.net 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宁国二路18号 邮编:266071 电话:0532-8597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