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读书交流

发表时间:2013-03-13阅读次数:221
青岛天山小学2013年寒假读书交流会发言纲要
教师姓名:  么晓青              时间:2月28日
【交流主题】结合《静悄悄的革命——创造活动、合作、反思的综合学习课程》中的第一章  教室里的风景——向创造性性学习迈进
【交流纲要】
1、每间教室都有一个固有的风景。结合书中对于儿童“主体性” 的阐述谈谈自己的思考与认识。
我们的教学,往往因新的课程理念的诞生,而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以前课堂上教师满堂灌,现在新课程实施了,老师们开始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于是什么都提倡让学生自主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殊不知,这样的绝对化导致了“主体性”神话的产生。良好的教学,应该是由教师、学生、教材、教学背景四个要素组成的,单方面的夸大某一个要素的作用,显然是不合适的。神话毕竟是神话,我们教师应该杜绝极端现象的发生。因为学生的自立、自律学习只有在与教师的互动中,在与教材、教学环境的相互作用下,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2、书中提到的“润泽的教室”是怎样的?怎样理解“以被动的能动性——应对”为中心的教师的活动?
佐藤学描述了跟“主体性”神话相对的另一种教室,那就是“润泽的教室”。教师和学生都不受“主体性”神话的束缚,大家轻松自如地构筑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被动的能动性——应对”为中心的教师的活动该是怎样的呢?其第一要义是,在课堂上以慎重的、礼貌的、倾听的姿态面对每一个学生,倾听他们有声和无声的语言。 这里的“倾听”,我理解为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倾听,不单是听,它的涵义更广泛。教师的讲述行为,教师合适的姿态,耐心地听学生的发言等都是一种“倾听”行为。这样的倾听要求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这样的倾听,是真正意义上的倾听,是心与心的交流,也就是新课程理念中经常说到的“唤起情感体验”吧?如何才能达到呢?老师首先要有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对教学过程的充分预设,这样才能 把主要精力关注在学生身上,认真倾听他们的发言,而不是关注教案上,教学步骤上, 不总想着下一环节怎么办。
3、结合书中讲到的“每个学生相互作用——交响乐团式的教学”,结合本学期学校提出的“自主互动”教学谈谈自己的想法。
教师活动形式与学生各种各样的想法、认识相互激荡回响的活动。 这样的课堂好像不同乐器的声音相互协调的鸣响而产生了交响乐那样,称之为交响乐式教学。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是导演者,学生是主体,自主互动教学才能实现。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结合教材实际、学生实际,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特别要注意的是,教学设计用怎样的具体任务以诱发学生的学习,组织怎样合理、有效的活动,因此,课堂掌控在教师手中,教师就是课堂中的导演者。  而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进行思路各异的“异向交往”, 在 一种自然、和谐、平等、参与、体味成功的成长环境, 学生愉快的学习,积极的探究,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与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舞台,成功的平台。  
 

 

 

 

山东省青岛天山小学 www.ts.qdedu.net 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宁国二路18号 邮编:266071 电话:0532-8597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