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
草原人民不仅能歌善舞、会骑马、射箭、摔跤,也能唱得一曲好歌。在大草原上一群蒙古族小伙伴正唱着欢快的歌向我们走来了,不信,你听!(多媒体播放蒙古小牧民们在草原上载歌载舞的情景,音乐《我是草原小牧民》
1.视听结合聆听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2.出示歌谱。教师分别指出歌曲中的连线、附点音符、八分休止符和装饰音,并且范唱。 (简单舞蹈动作辅助教学)
3.师生共同伴随音乐做简单舞蹈动作。
4.哼唱歌曲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小牧民这种开心、自豪的心情好吗?
三、歌曲处理 创作表现
1.根据歌曲情绪作强弱的处理。
师:同学们,你们从歌曲中的哪句感受到了小牧民欢乐的心情?我们该用怎样的方法来演唱?
(由学生讨论并作强弱对比的演唱。)
2.教师用手敲击地板模仿马蹄的声音。
师:同学们,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啊?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好吗?
(让学生讨论教师的模仿并尝试着用这种方法自己选择一种节奏边唱边为歌曲伴奏。)
3.教师提供打击乐器响板。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还有几只响板,谁想来试一试?
(一部分学生用响板来模仿。)
4.让学生用自己现有的道具为歌曲伴奏。
师:同学们,你们还能用别的方法模仿马蹄声吗?
5.教师出示节奏卡片。
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自己来为马蹄声编一条节奏啊?老师这里有几组节奏,谁来试一试?
(学生自由组合节奏模仿马蹄声。)
6、学生边唱边舞。
师:同学们,蒙古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让我们随小牧民们唱起来、跳起来、奏起来吧!
7、分组进行唱、舞、奏的表演。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歌曲)
|
音乐主题创境生活化:视觉、听觉双管齐下,引领学生感受大草原人民的生活,同时加深对音乐情绪的体验。
联系生活实际,展开生活联想。
音乐知识分析生活化:通过讨论运用强弱对比的演唱,体会小牧民欢乐的心情用音乐表现的方式,领会音乐来源于生活的运用。
音乐知识分析生活化:运用节奏性模仿马蹄声,使同学感受生活中的声音在音乐中的表现形式,增强了音乐的动感,更生动、具体的表现大草原人民生活的情景。
音乐知识分析生活化:通过分析音乐旋律的走向,结合生活情景,更形象的感受歌曲的情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