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 我懂你吗》读后感

    “生你、养你,是我的本分;爱你、懂你,才不枉亲子一场!”自从拿到《孩子 我懂你吗》一书,我就深深的被这句话吸引了。往下深读,这本书让我静心,帮我解忧,帮我指路。没有一个孩子是坏的,他们只是需要被“懂”!这样一个理念也扎根我的心里,读中悟,读中思。
      看了曾莉老师的这本书,使我悟到:只有懂得孩子才能帮助孩子。人有个奇怪的特征,自己成长的过程和成长的规律,自己并不能很透彻地了解到,人更不能在经历过这一段之后深刻地理解到自己经历了一些怎样的过程,才成长成今天这个样子。所以,当我们回过头来再去养育自己的孩子时,不是沿袭自己父母的方式就是重新学习其他更好的方式。无论用什么样的方式,有一点是我们必须要做的,那就是理解孩子,只有理解了孩子才知道怎样去养育他们。我觉得要懂得孩子,首先要懂得和学会倾听孩子的心   声。
    “一双善于倾听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善于倾听也是最重要、最有效的沟通方式。从沟通的角度而言,倾听是沟通的前提。学会倾听,是沟通的第一步。在亲子教育的过程中也是如此,在倾听之中,我们融入对孩子的爱、宽容、耐心和激励,从而给孩子创设一个幸福、温暖的成长环境,从而在自己与孩子之间建立起最亲密的亲子关系。我们做父母的只有善于倾听孩子的心里话,知道孩子想什么、关注什么和需要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给予孩子关心和帮助,也才会使以后的沟通变得更加容易。从孩子的角度来讲,孩子倾诉的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由环境和气氛来培养。当我们能以平等的心态倾听孩子诉说的时候,孩子就会从我们这里得到安全感和信任感。通过阅读书里面的事实案例证明: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多扮演一下倾听者的角色,孩子一定会对我们说出他埋藏在心底深处的话。
    谁都知道,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启蒙老师。在读到“家庭教的灵魂”时,我觉得家庭教育重在养心。如果把孩子比喻成一棵树,那么,学校老师就是园丁。园丁是负责这棵树枝干的修剪和移接,而家庭教育是负责这棵树的根,着重照顾根基部分。家庭教育是一个孩子一生的学校。孩子在任何一所学校都可以毕业,但在家庭这所学校中却不能毕业。家庭也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它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 一个孩子从有认知开始,首先接触的是家庭教育。当孩子慢慢成长起来,也脱离不了家庭教育;所以,家庭教育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我觉得我们家长应该注重家庭文化的培养,孩子就会变得自由、热情、充满力量,所有家庭成员会在喜悦中度过每一天。一个家庭因为家庭文化的提升而变得更加幸福、和气。这就是家庭文化对教育的直接影响。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人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是孩子的镜子。通过阅读这本书,使我在自己孩子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好的,不好的,都在孩子的身上体现;孩子慢慢的长大,渐渐的发现,孩子变得不快乐了,变得紧张、有压力了,从这面镜子中我看到了我的面目,把许多不切实际的东西强加在孩子的身上,认为孩子应该按我设计的路去走,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智慧不断积累的孩子已经不愿受我的摆布了,以致后来孩子对我开始有了本能的抗拒。
    在曾莉老师的这本书中,我悟到了:在我的身上是否缺少这样一种温柔,缺少这样一种宽容,缺少这样一种阳光和自由,是否我的要求太多,目标太高,还是我从来没有真真正正地考虑过孩子的感受,让孩子离我越来越远呢?女儿常对我说:“妈妈,你的教育方法不对”、“妈妈也需要学习”。为了走进女儿的世界,关注她的心灵,我按照曾莉老师书中的方法和案例,在这个寒假,我开始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我开始看她所看过的每本书,也和她经常去书店,她说买什么书我就买什么书,和她聊聊书里的故事;经常听她讲班上的事情,听她诉苦;陪她画画、跟她学唱歌,跟她讨论家事,征求她的意见。我努力地放下大人的架子和所谓的尊严,尽力克制自己的情绪和语气,做些自己以前不愿去做的事情,也做些以前不屑于去做的事情,重复些小时候玩过的游戏,努力地让她开心,也努力地让她明白人生每阶段必须经历的事情,我发现,女儿对我的态度有了变化,她盼望我每天早点下班回家,注意我每天穿什么衣服,会搂着我的脖子亲热地抱着我。有一次,在看完一本书后,女儿对我说,“妈妈,你跟不上潮流了”,对她的话,我没有生气,而是会心地笑了。是呀,眼前这个阳光漂亮的小女孩一天比一天耀眼,我必须不断更新我的思想,用新的目光去审视她、发现她。
现在,我与女儿交流和谈话时,我看着女儿的眼睛中流露出诚恳和柔软,有一种默契在里面,有一种“我懂你”的感动在里面。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只不过每一粒种子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不要看着别的花怒放了,自己的那朵还没有动静就着急,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细心地呵护自己的花慢慢的看着花长大,陪着他沐浴阳光风雨,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相信孩子静等花开,也许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那是因为他是一棵参天大树!孩子,妈妈努力在做,努力地想跟上你的步伐,尽管我比你年长多岁,但在教育你成长的路上却与你同岁,我愿和你一起成长!
曾莉老师在书中说:“教育总会有问题,孩子也总会有问题。”但是我们做家长的要用心、用智慧去懂得孩子,才能唤醒孩子蕴藏在心底的潜能,使这种潜能得以发光、发热,孩子就会迎着生活的丽日和风雨茁壮成长。
                                                                                                                                                                               学生:王一婷  家长:马亚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