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核三图五有”的几点思考
“一核三图五有”是我们正在摸索探究的一种教学模式。一核,是指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核心。三图是指课前导学图,课中精细图,课后凝练图。五有是指有情,有趣,有序,有效,有用。
没有一种教学模式是适合所有学科和所有课型的。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有几点自己的思考。
一、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怎样有效地运用这种教学模式。
a. 适合把思维导图贯穿在整堂课中:
复习课:例如,复习时态,总结归类学过的节日,单词的各种变化形式……
b. 适合在英语课中的某个环节中使用思维导图。
新授课:例如课前预习环节,课中小检测环节。
存在的困惑:1.不能在规定的时间中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学习时间不好把控。如果采用一刀切的统一时间管理方法,可能有的小组不能完成学习任务,不能达到预想的学习效果。
2.思维导图在贯穿整节课的过程中,缺乏英语课的元素。无法安排学生进行听、说、读的练习。
二、怎样发展学生的思维。
无论哪个学科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是一个重要的目标。在很多年后,学生可能忘记了很多学科知识,但是,形成的思维方式可能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运用思维导图这种教学方法,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但是,作为老师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尤其是在学生刚刚接触思维导图的阶段,要引导学生学会可以从哪些方面思考一个问题。在实践中发现,学生在完成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会存在的问题是:a.问题分级不准确。b.不能很好地进行发散思维。c.存在知识性错误。
三、 怎样使课堂更有序。
在思维导图的课堂中,大多数的课堂活动是在小组中完成的。每个小组完成任务的时间又不同……针对这些问题,在组织课堂教学前要考虑充分。
1. 合理分组,选好组长,并且给每个小组成员编号。在布置任务的时候,分工要明确。责任到人。使每个成员都把精力放在课堂活动中。
2. 准备充分的学习任务,给完成任务快的小组提供可难度较大的任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感到学习的挑战性并且有更多的收获。
3. 在小组活动中,一定要不停地巡视,及时发现在学习中存在问题的小组,及时给予指导。
4. 在小组活动中,及时进行总结和点评,使每个学习活动更加高效。
四、使用这用学习方式,有没有年龄限制。
在高年级的课堂中,运用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那低年级的课堂中呢,教师可以逐渐渗透这种学习方式,通过导图式的板书,通过逐级的层层提问,通过引导学生发散式地提问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了解这种学习形式。
希望我们在不断地探索和反思中,使这种教学模式最好地发挥它的作用,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